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有害生物概述 | 第10页 |
·GIS 简介及其应用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GIS 在有害生物空间种群分布动态监测的应用 | 第11页 |
·GIS 在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预报的应用 | 第11-12页 |
·GIS 在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和技术 | 第15-18页 |
·ARCGIS ENGINE 平台 | 第15-16页 |
·R 统计平台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外来生物适生性分析 | 第18-31页 |
·外来生物及其适生性分析概况 | 第18页 |
·生态位模型预测原理 | 第18-19页 |
·遗传算法模型和最大熵算法模型 | 第19-20页 |
·规则集合预测的遗传算法(GARP) | 第19-20页 |
·最大熵模型算法(MaxEnt) | 第20页 |
·基于ROC 曲线法的模型评估 | 第20-21页 |
·ROC 曲线原理 | 第20-21页 |
·AUC 值计算方法 | 第21页 |
·模型预测及评估 | 第21-29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2-23页 |
·GARP 模型预测 | 第23-25页 |
·MaxEnt 模型预测 | 第25-26页 |
·ROC 模型评估 | 第26-27页 |
·模型预测及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基于最低成本距离的外来生物入侵扩散路线预测 | 第31-45页 |
·外来生物入侵扩散基本状况 | 第31页 |
·最低成本距离概述 | 第31-33页 |
·最低成本距离概念 | 第31页 |
·最低成本距离原理 | 第31-33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33页 |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 第33-34页 |
·空间插值方法概述 | 第34-36页 |
·IDW 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 第35页 |
·Spline 法(样条插值法) | 第35页 |
·Kriging 法(克里金插值法) | 第35-36页 |
·模型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36-44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6-37页 |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37-39页 |
·环境因子综合评价 | 第39-40页 |
·最低成本距离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5-57页 |
·系统构成 | 第45-46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5页 |
·系统结构与实现流程 | 第45-46页 |
·系统开发方式 | 第46页 |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46-56页 |
·系统功能结构 | 第46-47页 |
·GIS 基本功能 | 第47-48页 |
·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48-52页 |
·R 数据管理模块 | 第52-53页 |
·适生性分析模块 | 第53-54页 |
·扩散路线分析模块 | 第54-56页 |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 第56-57页 |
·研究的关键技术 | 第5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