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模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25页 |
·净第一性生产力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29页 |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 | 第26页 |
·气候 | 第26页 |
·植被及土壤 | 第26-27页 |
·人口行政状况 | 第27-29页 |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9-45页 |
·论技术路线图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光合生产模型描述 | 第31-34页 |
·模型结构 | 第32页 |
·外源驱动变量 | 第32-33页 |
·模型参数化 | 第33-34页 |
·实验所需数据获取 | 第34-40页 |
·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 第34-35页 |
·光衰减系数(Lext)的测量 | 第35-38页 |
·优势物种光合作用测量 | 第38-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植被数据处理和分类 | 第40页 |
·空间插值处理 | 第40-45页 |
5 上海城市植被 NPP时空格局变化 | 第45-58页 |
·上海城市植被数字化解译结果 | 第45-49页 |
·不同群落类型净第一性生产力季节变化分析 | 第49-51页 |
·上海城市植被年 NPP空间分布格局 | 第51-53页 |
·上海城市植被生态系统 NPP季节动态分析 | 第53-58页 |
6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研究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附表 | 第64-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68页 |
光合生产模型中涉及的常量及变量符号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