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20页 |
·生态承载力起源与发展 | 第12-13页 |
·生态承载力的特点与内涵 | 第13-14页 |
·生态承载力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岛建设的关系 | 第18-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现实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崇明岛区历年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 第22-23页 |
·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异分析 | 第23页 |
·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库管理系统构建 | 第23-25页 |
第二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5-5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38页 |
·研究区域样点 | 第25-26页 |
·自然概况 | 第26-3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8-52页 |
·评价模型的确定 | 第38-41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3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 第45-47页 |
·指标与结果的空间分异模型 | 第47-48页 |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计算机集成管理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崇明岛区历史年份生态承载力状况评价 | 第54-68页 |
·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4-55页 |
·崇明岛区历年生态承载力及分目标层状况分析 | 第55-61页 |
·生态承载力状况分析 | 第55-56页 |
·各分目标层状况分析 | 第56-61页 |
·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及各分目标层空间分异 | 第61-66页 |
·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异 | 第62-63页 |
·各分目标层空间分异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数据与模型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68-79页 |
·数据指标管理的实现 | 第68-74页 |
·指标管理体系的实现 | 第68-70页 |
·数据查询界面 | 第70-71页 |
·权重与理想值的修改 | 第71-72页 |
·空间数据专题地图表示 | 第72-74页 |
·模型管理的实现 | 第74-78页 |
·状态空间模型的黑盒化 | 第74页 |
·模型评价过程的实现 | 第74-76页 |
·空间分异模型的实现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79-84页 |
·结论 | 第79-82页 |
·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及其分目标层状况分析 | 第79页 |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决策建议 | 第79-81页 |
·基于生态岛建设的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分析 | 第81-82页 |
·数据库与模型库管理系统对于生态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8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指标体系中存在及有待改善的问题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4页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