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区人工植被自然恢复潜力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上海市绿化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样地设置 | 第19-21页 |
·群落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生境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中心城区水杉林下植被自然恢复格局的研究 | 第24-31页 |
·引言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水杉林林下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 第24页 |
·水杉林林下植被结构 | 第24-27页 |
·水杉林林下木本植物高生长速率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 第31-53页 |
·引言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52页 |
·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工植被物种组成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工植被主要类型划分 | 第32-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自然恢复潜力研究 | 第53-64页 |
·引言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更新层生物多样性 | 第53-54页 |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更新层木本植物种类组成 | 第54-55页 |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更新层木本植物出现频率 | 第55-57页 |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更新层木本植物种子特性 | 第57-58页 |
·中心城区人工植被自然恢复与生境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87页 |
后记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