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趋向对大学生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研究缘起 | 第8-11页 |
第二章:研究现状 | 第11-24页 |
一、关于网络行为趋向的讨论 | 第11-13页 |
二、关于网络道德的讨论 | 第13-24页 |
(1) 现实社会道德与网络社会道德 | 第13-15页 |
(2) 不道德网络行为 | 第15-24页 |
1)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2) 国外研究 | 第16-24页 |
1. 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类型 | 第16-20页 |
·网络欺骗 | 第17-18页 |
·网络盗版 | 第18-19页 |
·网络学术不端 | 第19-20页 |
2. 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第三章: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一、研究架构 | 第24-27页 |
(1) 结构性视角 | 第24-25页 |
(2) 结构化理论视角 | 第25-27页 |
二、样本 | 第27页 |
三、问卷设计 | 第27-29页 |
(1) 个人背景与网络使用程度 | 第27-28页 |
(2) 网络行为趋向 | 第28页 |
(3) 不道德网络行为 | 第28-29页 |
四、研究模型 | 第29-30页 |
第四章:变量测量 | 第30-40页 |
一、自变量:网络行为趋向 | 第30-33页 |
二、因变量:不道德网络行为 | 第33-40页 |
(1)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 第33-36页 |
(2) 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 第36-40页 |
第五章:结果分析 | 第40-55页 |
一、控制变量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二、自变量差异特征 | 第41-42页 |
三、因变量差异特征 | 第42-44页 |
四、网络行为趋向对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 | 第44-55页 |
(1) 不当言论行为 | 第45-47页 |
(2) 网络盗版行为 | 第47-49页 |
(3) 不良使用行为 | 第49-51页 |
(4) 网络抄袭行为 | 第51-53页 |
(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相关部分问卷内容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