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3-PRR平面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引言第12页
   ·机器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12-18页
     ·并联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并联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5-17页
     ·并联机器人研究前景展望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工作第18-20页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8-19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并联机器人系统结构及动力学分析第21-37页
   ·引言第21页
   ·3-PRR 并联机器人的系统结构设计第21-30页
     ·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第21-24页
     ·并联机器人驱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第24-26页
     ·运动控制卡核心单元的结构第26-28页
     ·旋转编码器的选择与控制第28-30页
   ·3-PRR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第30-33页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第30-31页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第31-33页
   ·3-PRR 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第33-36页
     ·运动规划第33页
     ·轨迹规划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运动控制研究第37-45页
   ·自适应控制理论概述第37-38页
   ·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第38-42页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第38-39页
     ·自适应控制律的设计第39-40页
     ·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第40-42页
   ·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第42-43页
   ·系统仿真研究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基于非线性PD 同步理论的运动控制研究第45-53页
   ·引言第45页
   ·同步控制策略第45-47页
   ·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PD 同步控制器设计第47-49页
     ·非线性PD 同步控制第47-48页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8-49页
   ·实验仿真研究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第53-61页
   ·引言第53页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第53-54页
   ·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同步控制策略第54-56页
     ·同步误差的定义第54-55页
     ·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的设计第55-56页
   ·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6-57页
   ·实验结果仿真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控制软件编制第61-70页
   ·控制系统实验结果分析第61-62页
   ·3-PRR 并联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编制第62-67页
   ·并联机器人实验装置简介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详细摘要第78-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逆云控制器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喷雾冷却试验的模糊温度控制器的实现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