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以调查分析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意义概述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9-11页 |
三、调查情况简介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及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 第12-24页 |
第一节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 第12-15页 |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 第12页 |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 | 第15-17页 |
一、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界定 | 第15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 | 第15-16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认知的同一性 | 第17-18页 |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认知的差异性 | 第18-24页 |
第二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学生特殊心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一、由环境转变引发的心理变化 | 第24-25页 |
二、由地区特点决定的心理特征 | 第25页 |
三、由网络冲击带来的负面心理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民族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一、民族教育体制不健全 | 第26页 |
二、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缓慢 | 第26-27页 |
三、传统教育模式弊端明显 | 第27页 |
第三节 民族意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一、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碰撞 | 第27-28页 |
二、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的交织 | 第28-29页 |
三、民族意识与校园活动的互动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宗教因素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 第30-34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观点态度 | 第30-32页 |
二、宗教对民族院校学生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三、宗教问题面临的新形势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第34-48页 |
第一节 正确的理论基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前提 | 第34-39页 |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 | 第34-36页 |
二、加强巩固国防知识教育 | 第36-38页 |
三、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重视学生个性特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 | 第39-40页 |
一、民族院校学生个性特点 | 第39页 |
二、强化学生自觉能动意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 | 第40-43页 |
一、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建设 | 第40-42页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有机结合 | 第42-43页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 | 第43-46页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责 | 第43-44页 |
二、民族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 第44-46页 |
第五节 学生社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 | 第46-48页 |
一、学生社团的特点 | 第46-47页 |
二、学生社团的特殊功能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