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容量节点路段化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城市道路网构成及容量分析 | 第16-25页 |
·城市道路网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路段 | 第16-17页 |
·节点 | 第17页 |
·道路网容量定义 | 第17-19页 |
·道路网概念 | 第17页 |
·道路网容量分类 | 第17-18页 |
·道路网容量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本文采用的定义 | 第19页 |
·道路网容量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时空消耗法 | 第19-22页 |
·道路网容量交通分配法 | 第22-23页 |
·已有方法分析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路段容量及节点容量简化分析 | 第25-34页 |
·路段容量分析 | 第25-29页 |
·路段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路段容量模型 | 第27-28页 |
·道路横断面型式修正系数 | 第28-29页 |
·节点容量分析 | 第29-33页 |
·节点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控制方式的节点容量简化模型 | 第30-32页 |
·节点入口拓宽修正系数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城市道路网等效容量模型 | 第34-46页 |
·城市道路网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道路网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道路网拓扑性质 | 第35页 |
·节点路段化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城市道路网等效容量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道路网最大容量原理 | 第37-38页 |
·道路网加权平均容量 | 第38-39页 |
·道路网通行总容量 | 第39页 |
·道路网等效容量模型与时空消耗法对比分析 | 第39-45页 |
·应用容量等效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应用时空消耗法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道路网不同改造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节点路段化分析方法应用 | 第46-59页 |
·城市道路网综合评价 | 第46-50页 |
·城市道路网合理规模 | 第46-48页 |
·基于AHP的道路网规划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50页 |
·东莞市市道路网规划评价 | 第50页 |
·道路阻抗函数计算及应用 | 第50-54页 |
·节点交通阻抗 | 第51页 |
·路径交通阻抗 | 第51-52页 |
·道路网容量交通分配法应用算例 | 第52-54页 |
·城市道路网结构改造 | 第54-58页 |
·各等级道路网级配比例 | 第54-55页 |
·节点合理间距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