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Web对象可缓存性与一致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图的目录第9-10页
表的目录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互联网络概述第11-13页
   ·互联网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措施第13-17页
     ·互联网面临的困境第13-14页
     ·解决措施第14-17页
   ·选题依据第17页
   ·研究课题描述第17-19页
2 Web缓存理论基础第19-31页
   ·缓存分类第19-20页
     ·客户端缓存(Cache A)第19页
     ·代理缓存(Cache B)第19-20页
     ·服务器端代理缓存(Cache C)第20页
   ·Web缓存模型第20-22页
   ·Web缓存替换算法第22-26页
   ·Web缓存性能参数第26-30页
     ·吞吐量第26-27页
     ·请求命中率与字节命中率第27-28页
     ·延迟时间第28页
     ·缓存加速比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Web对象可缓存性评价模型第31-39页
   ·可缓存性的影响因素第31-34页
     ·请求方式第31页
     ·HTTP1.1状态码第31-32页
     ·HTTP参数第32-33页
     ·URL属性第33页
     ·对象规模第33-34页
   ·可缓存性评价模型第34-36页
   ·实验设计及性能分析第36-38页
     ·实验设计第36-3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Web缓存一致性模型研究第39-50页
   ·Web缓存一致性算法第39-43页
     ·生存时间算法第40-41页
     ·客户端轮询算法第41页
     ·服务失效算法第41-42页
     ·刷新控制算法第42页
     ·一致性算法性能比较第42-43页
   ·Web缓存一致性模型第43-44页
     ·用户请求模型第43页
     ·对象更新模型第43-44页
     ·基本假设第44页
   ·有效命中率与缓存命中率第44-45页
   ·实验设计及性能分析第45-49页
     ·实验设计第45-4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结论第50页
   ·进一步的工作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QoS路由路径优化的网络拥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