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20页 |
·写作的缘起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王阳明思想的背景与渊源 | 第20-38页 |
·家世影响 | 第20-22页 |
·社会背景 | 第22-26页 |
·理学的式微 | 第23-24页 |
·政治生态恶劣 | 第24-26页 |
·学术渊源 | 第26-38页 |
·儒家思想 | 第27-32页 |
·道家思想 | 第32-35页 |
·释家思想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王阳明的为政理念 | 第38-64页 |
·尊君制君观 | 第38-43页 |
·君正而国定 | 第38-40页 |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第40-42页 |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 第42-43页 |
·德治观 | 第43-47页 |
·仁——德治的理论基础 | 第44-46页 |
·礼——德治的基本手段 | 第46-47页 |
·平等观 | 第47-52页 |
·圣凡平等 | 第48-50页 |
·四民平等 | 第50-52页 |
·亲民观 | 第52-57页 |
·新民、亲民之辩 | 第52-54页 |
·明德、亲民一也 | 第54-57页 |
·内圣外王观 | 第57-64页 |
·纯乎天理方是圣 | 第57-59页 |
·功到成处才是王 | 第59-64页 |
第四章 王阳明的官德思想 | 第64-83页 |
·官德思想之内涵 | 第64-74页 |
·廉洁 | 第64-66页 |
·勤政守职 | 第66-69页 |
·勇于担当 | 第69-71页 |
·谦虚 | 第71-73页 |
·忠诚 | 第73-74页 |
·官德品质之养成 | 第74-83页 |
·立志 | 第75-77页 |
·改过 | 第77-79页 |
·静坐 | 第79-81页 |
·事上磨炼 | 第81-83页 |
第五章 王阳明的政治理想 | 第83-95页 |
·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模型 | 第83-90页 |
·三代之治提出背景 | 第84-86页 |
·三代之治理论基础 | 第86-87页 |
·阳明三代之治内涵 | 第87-90页 |
·"满大街都是圣人"的理想人格 | 第90-95页 |
·圣王之治 | 第90-92页 |
·圣人社会 | 第92-95页 |
第六章 王阳明政治伦理的践履 | 第95-109页 |
·讲学以明良知 | 第95-98页 |
·办学以启童子 | 第98-100页 |
·订约以正秩序 | 第100-103页 |
·推恩以行自治 | 第103-106页 |
·任贤使能 | 第106-109页 |
第七章 王阳明政治伦理的评价 | 第109-118页 |
·致良知——重视心力建设 | 第109-112页 |
·明德在亲民——关注社会民生 | 第112-113页 |
·万物一体——构筑社会和谐 | 第113-115页 |
·阳明政治伦理的局限 | 第115-118页 |
余论:王阳明思想的世界价值 | 第118-12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0-127页 |
后记 | 第127-129页 |
附录: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