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第9-12页
     ·国外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第9-10页
     ·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第10-11页
     ·国内外造价管理理论研究评述第11-12页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2-1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2-14页
第2章 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第14-24页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概念及其内容第14-15页
     ·工程造价第14页
     ·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第14-15页
   ·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5-19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5-16页
     ·全面造价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6-17页
     ·"全过程造价管理"(WPCM)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7-18页
     ·三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核心思想与适应性比较第18-19页
   ·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第19页
   ·建设项目工作分解的技术方法第19-20页
   ·价值工程理论与方法第20-21页
   ·工程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第21-22页
   ·层次分析法第22-24页
第3章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评价分析第24-42页
   ·高校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第24-25页
   ·高校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特点第25页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影响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5-42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第28-29页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分析第29-35页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分析第35-38页
     ·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分析第38-40页
     ·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图构建第40-42页
第4章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构建第42-54页
   ·高校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构建目标与构建原则及思路第42-44页
     ·模式构建目标第42页
     ·模型构建原则第42-43页
     ·模式构建思路第43-44页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的确定模式构建第44-45页
     ·各阶段造价的确定模式构建第44-45页
     ·项目活动的造价确定模式构建第45页
     ·造价的确定模式构建第45页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模式构建第45-46页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总图设计第46-50页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图设计第46-47页
     ·各阶段造价控制模式构建第47-50页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辅助方法第50-53页
     ·四要素集成造价管理的原理第51页
     ·四要素集成造价管理的集成模型构建第51-52页
     ·四要素集成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第52-53页
   ·模式应用的保障措施第53-54页
第5章 HJ学院东区第二教学学楼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应用第54-72页
   ·项目工程概况第54页
   ·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分析第54-55页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及效果分析第55-59页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第55-57页
     ·研究结论评价第57-59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实施及效果分析第59-62页
     ·设计招标实施过程分析第59页
     ·限额设计、设计优化造价控制效果分析第59-62页
   ·承发包阶段的造价管理实施及效果分析第62-64页
     ·评标办法选择及造价控制分析第62页
     ·评标过程造价控制分析第62-64页
     ·评分结果及定标造价控制分析第64页
   ·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实施及效果分析第64-67页
     ·工程进度及进度款的挣值管理效果分析第64-65页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签证管理效果分析第65-66页
     ·材料与设备的采购管理效果分析第66-67页
     ·工程索赔管理效果分析第67页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实施及效果分析第67-68页
     ·审计结果及造价控制效果评价分析第67-68页
     ·工程决算审计操作流程分析第68页
   ·东区第二教学楼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绩效分析第68-72页
     ·纵向比较效果分析第69页
     ·横向比较效果分析第69-70页
     ·管理绩效提升分析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表第77-85页
 附表1 专家意见征询表第77-79页
 附表2 判断矩阵第79-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实验室人员工作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高等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探索--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