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2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串联环化反应 | 第11-35页 |
1.2.1 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环加成反应 | 第12-24页 |
1.2.2 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官能团化环化反应 | 第24-30页 |
1.2.3 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环化异构化及其他反应 | 第30-35页 |
1.3 非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串联环化反应 | 第35-41页 |
1.3.1 无过渡金属催化的1,6-二炔的反应 | 第35-39页 |
1.3.2 自由基参与的1,6-二炔的反应 | 第39-4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章 锰催化的1,6-二炔和吲哚串联环化合成咔唑衍生物 | 第42-64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42-45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2.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5-47页 |
2.2.2 底物普适性研究 | 第47-49页 |
2.2.3 反应机理研究 | 第49-5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1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51-64页 |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处理 | 第51-52页 |
2.4.2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2-64页 |
第三章 Fe(NO_3)_3·9H_2O促进的1,6-二炔自由基硝化反应合成环状偕二硝基化合物 | 第64-87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64-66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3.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66-68页 |
3.2.2 底物普适性研究 | 第68-70页 |
3.2.3 反应机理研究 | 第70-7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71-87页 |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处理 | 第71页 |
3.4.2 部分1,6-二炔的表征 | 第71-74页 |
3.4.3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4-87页 |
第四章 N-杂环卡宾双核铑(Ⅱ)配合物和铑(Ⅲ)过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87-100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87-88页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8-94页 |
4.2.1 铑配合物的合成 | 第88-90页 |
4.2.2 铑配合物结构分析 | 第90-94页 |
4.2.3 铑配合物核磁分析 | 第9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4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94-100页 |
4.4.1 实验仪器与试剂处理 | 第94页 |
4.4.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94-100页 |
全文总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25页 |
化合物一览表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