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当代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5-16页
        1、研究思路第15-16页
        2、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本文创新点第16-17页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与社会第17-23页
    (一) “历史科学”语境下的历史和个人第17页
    (二) 物质生产:历史本体论概念第17-18页
    (三) 从分工到世界历史的形成第18-21页
        1、社会分工:社会关系的颠倒和异化第18-19页
        2、社会所有制的分解第19-21页
        3、世界历史的形成第21页
    (四) 人类进步的两种生存状态:虚幻的共同体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第21-23页
三、马克思批判“虚幻的共同体”到提出“真正的共同体”第23-31页
    (一)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性分析第23-27页
        1、异化劳动对自主活动的限制第23-24页
        2、私有制的存在第24-25页
        3、分工对全面发展的制约第25-27页
    (二) 批判资本和整个资本主义第27-31页
        1、“抽象共同体”的集中体现——资本第27-28页
        2、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揭示第28-29页
        3、对现代性的整体批判第29-31页
四、“自由人联合体”:真正共同体建构第31-34页
    (一) 预设“本源行动”的前提第31页
    (二) 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第31-32页
    (三) 实现形式为自由人联合体第32页
    (四) 自由有赖于革命群众第32-33页
    (五) 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旨归第33-34页
五、当代社会中“真正共同体”思想具有的价值第34-36页
    (一) 理论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出第34页
    (二) 实践意义——个体与社会关系值得借鉴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艺术类高中生动机调控策略与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官“微腐败”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