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引言 | 第12-17页 |
1.1.1 反应堆结构材料 | 第12-14页 |
1.1.2 反应堆结构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 | 第14-17页 |
1.2 冷变形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研究现状 | 第17-30页 |
1.2.1 冷变形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1.2.2 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 第21-25页 |
1.2.3 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 | 第25-30页 |
1.3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与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第32-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36页 |
2.1.1 冷加工变形 | 第32-33页 |
2.1.2 材料机械性能 | 第33-35页 |
2.1.3 取样方式 | 第35-36页 |
2.2 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 第36-42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36-40页 |
2.2.2 材料微观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2.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水化学环境对冷变形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规律 | 第44-73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温度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44-50页 |
3.2.1应力腐蚀实验 | 第44-45页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3.3 溶解氧与氯离子含量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50-58页 |
3.3.1 应力腐蚀实验 | 第50-51页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3.4 硼酸/氢氧化锂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3.4.1 应力腐蚀实验 | 第58页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3.5 乙酸锌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60-72页 |
3.5.1 应力腐蚀实验 | 第60-61页 |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载荷对冷变形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规律 | 第73-87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断裂力学在裂纹扩展中的应用 | 第73-76页 |
4.2.1 线弹性断裂力学 | 第73-74页 |
4.2.2 应力强度因子选择 | 第74-76页 |
4.3 不同了变形下应力强度因子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76-80页 |
4.3.1 实验条件 | 第76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76-80页 |
4.4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80-86页 |
4.4.1 环境与应力强度因子的交互作用 | 第80-82页 |
4.4.2 变形量与应力强度因子的交互作用 | 第82-83页 |
4.4.3 动态载荷对裂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83-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冷变形316L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 第87-118页 |
5.1 引言 | 第87页 |
5.2 应力腐蚀实验 | 第87-88页 |
5.2.1 试样与实验条件 | 第87-88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8-113页 |
5.3.1 屈服强度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88-95页 |
5.3.2 去应力热处理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95-101页 |
5.3.3 裂纹扩展路径和加载方向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101-110页 |
5.3.4 蠕变与氧化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5.4 变形促进应力腐蚀开裂的微观机制 | 第113-115页 |
5.5 冷变形316L不锈钢的开裂机理 | 第115-11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冷变形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预测 | 第118-131页 |
6.1 引言 | 第118页 |
6.2 基于应力腐蚀机理的裂纹扩展速率计算 | 第118-127页 |
6.2.1 Ford-Andresen拓展应用 | 第118-120页 |
6.2.2 改进的FRI模型 | 第120-127页 |
6.3 经验模型 | 第127-130页 |
6.3.1 裂纹扩展速率计算公式 | 第127页 |
6.3.2 经验公式 | 第127-13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31-13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1-132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7.3 展望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0-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