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6页 |
1.1 超导体的发展简史 | 第12-14页 |
1.2 超导理论简述 | 第14-17页 |
1.3 超导体分类 | 第17-19页 |
1.3.1 按照物理性质来分类 | 第17页 |
1.3.2 按照材料成分来分类 | 第17-19页 |
1.3.3 按照超导相变温度来分类 | 第19页 |
1.4 高温铜基氧化物超导体简介 | 第19-23页 |
1.5 Gd系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5.1 GdBCO高温超导块材 | 第24-25页 |
1.5.2 GdBCO高温超导带材 | 第25页 |
1.5.3 GdBCO高温超导薄膜 | 第25-26页 |
1.6 GdBCO高温超导块材的应用 | 第26-33页 |
1.6.1 自稳定磁悬浮能力 | 第27页 |
1.6.2 强的捕获磁通能力 | 第27-30页 |
1.6.3 GdBCO超导块材的应用前景 | 第30-33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33-36页 |
第2章 GdBCO超导块材的制备方法简介 | 第36-56页 |
2.1 高温超导块材制备方法的发展 | 第36-38页 |
2.1.1 固态烧结法 | 第36页 |
2.1.2 熔化法 | 第36-38页 |
2.2 顶部籽晶生长方法 | 第38-51页 |
2.2.1 顶部籽晶熔融生长方法 | 第40-44页 |
2.2.2 顶部籽晶熔渗生长方法 | 第44-51页 |
2.3 材料分析设备简介 | 第51-56页 |
2.3.1 XRD表征 | 第51页 |
2.3.2 SEM分析 | 第51页 |
2.3.3 DTA分析 | 第51页 |
2.3.4 三维磁力&磁场测试系统 | 第51-54页 |
2.3.5 VSM测试系统 | 第54-56页 |
第3章 采用两种不同的熔渗生长方法制备GdBCO超导块材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6-70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样品的制备 | 第57-59页 |
3.3 新固相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3.4 样品的宏观形貌分析 | 第60-62页 |
3.5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62-64页 |
3.6 样品的超导性能分析 | 第64-69页 |
3.6.1 样品的磁悬浮力分析 | 第65-66页 |
3.6.2 样品的捕获磁通密度分析 | 第66-67页 |
3.6.3 样品的临界温度分析 | 第67-68页 |
3.6.4 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分析 | 第68-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通过添加过渡层对籽晶进行改进的研究 | 第70-86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制备不同尺寸的TMT过渡层添加的单畴GdBCO超导块材 | 第71-80页 |
4.2.1 样品的制备 | 第71-73页 |
4.2.2 样品的宏观形貌分析 | 第73-74页 |
4.2.3 不同熔融坯块尺寸制备GdBCO超导晶体边界生长对比 | 第74-76页 |
4.2.4 样品的磁悬浮力分析 | 第76-77页 |
4.2.5 样品的捕获磁通密度分析 | 第77-78页 |
4.2.6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78-80页 |
4.3 纯c-轴生长GdBCO超导块材生长研究 | 第80-85页 |
4.3.1 纯c-轴生长单畴GdBCO超导样品的制备 | 第81-83页 |
4.3.2 纯c-轴样品的磁悬浮力分析 | 第83-84页 |
4.3.3 纯c-轴样品的捕获磁通密度分析 | 第84-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BaO掺杂对GdBCO超导块材性能的影响 | 第86-112页 |
5.1 引言 | 第86-87页 |
5.2 样品制备 | 第87页 |
5.3 熔化温度T_m的确定 | 第87-91页 |
5.4 样品的宏观形貌分析 | 第91页 |
5.5 样品的超导性能分析 | 第91-97页 |
5.5.1 样品的磁悬浮力分析 | 第91-92页 |
5.5.2 样品的捕获磁通密度分析 | 第92-94页 |
5.5.3 样品的临界温度分析 | 第94-97页 |
5.6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97-106页 |
5.7 大尺寸GdBCO超导块材的制备 | 第106-109页 |
5.7.1 研究背景 | 第106页 |
5.7.2 实验内容 | 第106-107页 |
5.7.3 具有浓度梯度GdBCO样品的磁悬浮力测试 | 第107-10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9-112页 |
第6章 生长失败的REBCO样品重新单畴化的技术研究 | 第112-122页 |
6.1 引言 | 第112页 |
6.2 样品制备 | 第112-113页 |
6.3 样品宏观形貌分析 | 第113-115页 |
6.4 样品超导性能分析 | 第115-118页 |
6.5 样品微观结构分析 | 第118-11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结论 | 第122-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