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H股市场双重上市股票的价格差异与套利决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插图索引 | 第13-14页 |
附表索引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市场分割的概念与检验 | 第17-20页 |
·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理论研究评述 | 第20-26页 |
·统计套利与价格发现研究评述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31-50页 |
·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 | 第32-36页 |
·市场分割度量的理论模型 | 第32-34页 |
·AH股市场分割的度量 | 第34-36页 |
·双重上市股价差异的理论模型 | 第36-48页 |
·需求差异假说模型 | 第37-39页 |
·信息不对称假说模型 | 第39-41页 |
·流动性差异假说模型 | 第41-42页 |
·投资理念差异假说模型 | 第42-45页 |
·价差解释的综合理论模型 | 第45-48页 |
·统计套利理论基础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信息吸收与双重上市股票的定价模型 | 第50-62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50-58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50-51页 |
·完全信息下的F股市场均衡价格模型 | 第51-52页 |
·非完全信息下的A股市场均衡价格模型 | 第52-53页 |
·双重上市H股市场的均衡价格模型 | 第53-55页 |
·模型参数对双重上市股票定价的影响 | 第55-58页 |
·模型合理性的实证检验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信息吸收与股票定价的实证分析 | 第62-74页 |
·样本数据及指标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第62-68页 |
·数据 | 第62-65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65-66页 |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66-68页 |
·计量方法与模型设计 | 第68-72页 |
·计量方法 | 第68-69页 |
·四种假说的实证检验 | 第69-71页 |
·AH股比价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均值回复套利的存在性:兼论价格发现 | 第74-96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75-80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76-78页 |
·模型的线性检验与参数估计 | 第78-80页 |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80-95页 |
·模型的线性检验 | 第80-83页 |
·模型选择与均衡方程估计 | 第83-85页 |
·修正方程的估计与价格发现 | 第85-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市场分割下A股和H股的统计套利策略 | 第96-111页 |
·基础价值风险和套利风险的连续时间模型 | 第97-102页 |
·资产定价过程 | 第97-98页 |
·构建投资组合 | 第98-99页 |
·优化计算 | 第99-100页 |
·参数估计 | 第100-102页 |
·样本选取与最优移动平均长度的确定 | 第102-104页 |
·套利策略的计算分析 | 第104-109页 |
·FS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第104-106页 |
·FP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第106-107页 |
·OH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第10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结论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