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慧课堂建构中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1.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日趋智能化 | 第11页 |
2. 教师为智慧发展而教 | 第11-12页 |
3. 学生为智慧发展而学 | 第12页 |
4. 教学研究聚焦于学生学习行为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8-19页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20-2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二、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行为的理论研究 | 第22-29页 |
(一) 智慧课堂的概念解析 | 第22-24页 |
1. 智慧 | 第22-23页 |
2. 智慧课堂 | 第23-24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1. 智慧教育理论 | 第24-25页 |
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5页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三) 智慧化学习的特点 | 第27-29页 |
三、小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学生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 第29-65页 |
(一) 调查过程 | 第29-34页 |
1. 问卷调查 | 第29-34页 |
2. 课堂观察 | 第34页 |
3. 访谈调查 | 第34页 |
(二) 小学生学习行为现状描述 | 第34-52页 |
1. 学生信息搜集现状 | 第34-39页 |
2. 学生知识吸纳现状 | 第39-42页 |
3. 学生互动交流现状 | 第42-44页 |
4. 学生反思实践现状 | 第44-46页 |
5. 学生学习态度现状 | 第46-49页 |
6. 学生学习效果现状 | 第49-52页 |
(三) 小学生智慧化学习的过程 | 第52-57页 |
1. 自研自探 | 第53页 |
2. 合作探究 | 第53-54页 |
3. 展示提升 | 第54-55页 |
4. 质疑评价 | 第55-56页 |
5. 总结反思 | 第56页 |
6. 拓展迁移 | 第56-57页 |
(四) 小学生智慧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60页 |
1. 缺乏独立思考,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 第57页 |
2. 缺乏问题意识,学习的深层性不够 | 第57-58页 |
3. 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的持续性不够 | 第58-59页 |
4. 学习方式模式化,学习的灵巧性不够 | 第59页 |
5. 学习内容未有效转化,学习的个性化不够 | 第59-60页 |
(五) 小学生智慧化学习的影响因素 | 第60-65页 |
1. 数据说话:影响因子路径分析 | 第60-62页 |
2. 教师声音:影响因素访谈说明 | 第62-65页 |
四、小学生智慧学习行为的优化原则和策略 | 第65-71页 |
(一) 基本原则 | 第65-66页 |
1. 数字与素质的平衡 | 第65页 |
2. 智能与智慧的平衡 | 第65页 |
3. 培养与陪伴的平衡 | 第65-66页 |
4. 学习与发展的平衡 | 第66页 |
(二) 基本策略 | 第66-71页 |
1. 自主性学习的提升策略 | 第66-67页 |
2. 深层性学习的提升策略 | 第67页 |
3. 持续性学习的提升策略 | 第67-68页 |
4. 灵巧性学习的提升策略 | 第68-69页 |
5. 个性化学习的提升策略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第76-80页 |
附录二 听课记录表 | 第80-81页 |
附录三 观察地图 | 第81-82页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