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1.2.1 编译器发展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1.2.2 创新教育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5-20页 |
2.1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功能规划 | 第15-16页 |
2.2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16-17页 |
2.2.1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硬件架构设计 | 第16页 |
2.2.2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软件架构设计 | 第16-17页 |
2.3 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 第17-19页 |
2.3.1 核心处理器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2 嵌入式UI系统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3 文件管理系统的选择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20-27页 |
3.1 核心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20页 |
3.2 TFT彩屏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20-21页 |
3.3 存储模块的设计 | 第21页 |
3.4 输入模块的设计 | 第21-22页 |
3.5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第22-23页 |
3.6 地磁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第23页 |
3.7 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第23-24页 |
3.8 声音检测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24页 |
3.9 功放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24-25页 |
3.10 电源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25页 |
3.11 扩展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5-26页 |
3.12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专用编译器的设计 | 第27-42页 |
4.1 编译器的核心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4.1.1 词法分析 | 第27页 |
4.1.2 语法分析 | 第27-28页 |
4.1.3 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 第28页 |
4.2 编译器设计语言的比较分析与选择 | 第28-29页 |
4.3 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专用编译器的设计 | 第29-41页 |
4.3.1 词法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31页 |
4.3.2 语法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8页 |
4.3.3 符号表和指令集的设计与构建 | 第38-39页 |
4.3.4 语句翻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系统软件设计 | 第42-50页 |
5.1 底层软件设计 | 第42-45页 |
5.1.1 emWin GUI系统的设计与移植 | 第42-43页 |
5.1.2 FatFs的设计与移植 | 第43-45页 |
5.2 IDE编程环境的构建与设计 | 第45-48页 |
5.2.1 代码编辑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5-46页 |
5.2.2 代码保存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6-47页 |
5.2.3 打开程序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7页 |
5.2.4 编译运行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7-48页 |
5.3 系统整体工作流程的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编译运控一体化便携式实验平台的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估 | 第50-57页 |
6.1 编译器的运行测试 | 第50-53页 |
6.1.1 编译器中间运行结果测试 | 第50-51页 |
6.1.2 表达式的翻译过程测试 | 第51-52页 |
6.1.3 IF语句的翻译过程测试 | 第52-53页 |
6.1.4 FOR循环语句的翻译过程测试 | 第53页 |
6.2 便携式实验平台的运行测试 | 第53-56页 |
6.2.1 LED电路模块测试 | 第54-55页 |
6.2.2 数码管电路模块测试 | 第55页 |
6.2.3 传感器电路模块测试 | 第55-56页 |
6.2.4 显示屏模块测试 | 第5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