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超超临界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烟气侧腐蚀研究 | 第14-17页 |
1.3.1 烟气侧腐蚀机理 | 第14-15页 |
1.3.2 烟气侧腐蚀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候选合金概况 | 第17-21页 |
1.4.1 候选合金性能要求 | 第17-18页 |
1.4.2 Inconel 740H和CCA 617 | 第18-19页 |
1.4.3 两种合金性能比较 | 第19-21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与流程 | 第22-23页 |
2.3 流程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23-25页 |
第3章 700℃下两种合金在合成灰/烟气中的腐蚀行为 | 第25-32页 |
3.1 重量变化动力学曲线 | 第25页 |
3.2 厚度变化及减薄推算 | 第25-26页 |
3.3 腐蚀产物分析 | 第26-28页 |
3.4 腐蚀试样表面形貌 | 第28-29页 |
3.5 腐蚀试样截面形貌 | 第29-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750℃下两种合金在合成灰/烟气中的腐蚀行为 | 第32-44页 |
4.1 重量变化动力学曲线 | 第32页 |
4.2 腐蚀产物分析 | 第32-34页 |
4.3 腐蚀试样表面形貌 | 第34-36页 |
4.4 腐蚀试样截面形貌 | 第36-39页 |
4.5 显微组织变化 | 第39-41页 |
4.6 腐蚀深度推算 | 第41-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不同温度下两种合金的腐性性能对比 | 第44-52页 |
5.1 腐蚀产物对比 | 第44-46页 |
5.2 腐蚀程度对比 | 第46-49页 |
5.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