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聚多巴胺的研究起源 | 第11-12页 |
1.2 聚多巴胺的结构和形成机理研究 | 第12-14页 |
1.3 聚多巴胺的合成方法 | 第14-19页 |
1.3.1 PDA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5-16页 |
1.3.2 PDA胶囊的制备 | 第16-17页 |
1.3.3 PDA薄膜的制备 | 第17页 |
1.3.4 荧光PDA的制备 | 第17-18页 |
1.3.5 介孔PDA球的制备 | 第18-19页 |
1.4 聚多巴胺的性质 | 第19-21页 |
1.4.1 亲水性 | 第19页 |
1.4.2 活性基团 | 第19页 |
1.4.3 生物相容性 | 第19-20页 |
1.4.4 光热转换性 | 第20-21页 |
1.5 聚多巴胺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5.1 PDA作为壳的核壳结构药物载体 | 第22-23页 |
1.5.2 PDA胶囊作为药物载体 | 第23-24页 |
1.5.3 PDA纳米球作为药物载体 | 第24-26页 |
1.5.4 介孔PDA作为药物载体 | 第26-27页 |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聚多巴胺纳米球与羧甲基壳聚糖载药体系的研究 | 第37-6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37-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4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2.2.2 聚多巴胺纳米球(PDA NPs)的制备 | 第39-40页 |
2.2.3 聚多巴胺纳米球表面连接羧甲基壳聚糖(PDA-CMCS NPs)的制备 | 第40页 |
2.2.4 PDA-CMCS NPs的表征 | 第40-41页 |
2.2.5 PDA-CMCS NPs的性能研究 | 第41页 |
2.2.6 PDA-CMCS NPs对药物的装载与体外模拟释放 | 第41-42页 |
2.2.7 载药材料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测定 | 第42-43页 |
2.2.8 载药材料的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43-4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2.3.1 PDA-CMCS NPs的形貌及尺寸的表征 | 第44-45页 |
2.3.2 PDA-CMCS NPs的Zeta电位的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2.3.3 PDA-CMCS NPs的FT-IR和UV-Vis光谱的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2.3.4 PDA-CMCS NPs的光热转换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2.3.5 PDA-CMCS NPs对药物的装载量与体外模拟释放研究 | 第48-49页 |
2.3.6 载药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 | 第49-52页 |
2.3.7 载药材料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 第52-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第三章 基于Fe_3O_4@PDA的多功能载药体系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第61-8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8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62-63页 |
3.2.2 水溶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3-64页 |
3.2.3 Fe_3O_4@PDA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4页 |
3.2.4 NH2-PEG-FA的制备 | 第64-65页 |
3.2.5 TPGS-NH2的制备 | 第65-66页 |
3.2.6 载体材料(Fe_3O_4@PDA-PEG-FA和Fe_3O_4@PDA-TPGS)的制备 | 第66页 |
3.2.7 载体材料相关性能的测试 | 第66页 |
3.2.8 载体材料对药物的装载和体外模拟释放 | 第66-67页 |
3.2.9 载药材料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测定 | 第67-6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3.3.1 Fe_3O_4和Fe_3O_4@PDA的形貌表征 | 第68-69页 |
3.3.2 载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69-71页 |
3.3.3 载体材料的性能评价 | 第71-73页 |
3.3.4 载体材料对药物的装载与体外模拟释放研究 | 第73-75页 |
3.3.5 载药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 | 第75-77页 |
3.3.6 载体材料的细胞摄取结果 | 第7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