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有关生猪产业链健康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有关生猪价格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有关价格超常波动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价格波动 | 第18页 |
2.1.2 价格超常波动 | 第18页 |
2.1.3 价格超常波动指数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2.1 经济波动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价格波动理论 | 第20-24页 |
2.2.3 价格预期理论 | 第24-26页 |
2.2.4 价格波动度量方法 | 第26-29页 |
3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系统认识 | 第29-43页 |
3.1 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状况分析 | 第29-32页 |
3.1.1 生猪价格波动的历史阶段 | 第29-31页 |
3.1.2 生猪价格波动的当前形势 | 第31-32页 |
3.2 中国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内涵与特征 | 第32-34页 |
3.2.1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内涵 | 第32页 |
3.2.2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特征 | 第32-34页 |
3.3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影响因素 | 第34-39页 |
3.3.1 市场系统内因 | 第35-37页 |
3.3.2 外部冲击因素 | 第37-39页 |
3.4 价格超常波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1 价格超常波动增加消费者负担 | 第39页 |
3.4.2 价格超常波动不利于健康养殖 | 第39-40页 |
3.4.3 价格超常波动造成养殖主体收益不稳定 | 第40页 |
3.4.4 价格超常波动增加投资运营风险 | 第40页 |
3.5 价格超常波动指数化表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40-43页 |
3.5.1 价格超常波动的指数表达需求 | 第40-41页 |
3.5.2 价格超常波动指数表达的必要性 | 第41页 |
3.5.3 价格超常波动指数表达的可行性 | 第41-43页 |
4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区间界定及指数构建 | 第43-53页 |
4.1 剔除外部冲击因素的生猪价格测算 | 第43-50页 |
4.1.1 前提假设 | 第43-44页 |
4.1.2 价格测算 | 第44-47页 |
4.1.3 价格测算检验 | 第47-50页 |
4.2 价格超常波动区间界定 | 第50-51页 |
4.2.1 波动幅度区间界定 | 第50-51页 |
4.2.2 波动频率区间界定 | 第51页 |
4.3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指数构建 | 第51-53页 |
4.3.1 波动幅度超常指数构建 | 第51-52页 |
4.3.2 波动频率超常指数构建 | 第52页 |
4.3.3 价格超常波动指数确定 | 第52-53页 |
5 黑龙江省生猪价格超常波动指数实证与应用 | 第53-64页 |
5.1 黑龙江省生猪价格超常波动指数测算 | 第53-54页 |
5.2 基于指数的生猪价格超常波动成因实证 | 第54-60页 |
5.2.1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成因识别 | 第54-57页 |
5.2.2 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3 基于指数的生猪价格超常波动预警 | 第60-64页 |
5.3.1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预警信号分析 | 第60-61页 |
5.3.2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预测 | 第61-64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