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事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1.4.1 创新第13-14页
        1.4.2 不足第14-15页
2 贪污贿赂罪概述及刑事制度的立法历程第15-25页
    2.1 刑事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2.1.1 刑法谦抑性原则第15页
        2.1.2 罪刑法定原则第15-16页
        2.1.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16页
    2.2 贪污贿赂罪的概述第16-19页
        2.2.1 贪污罪的概念与法益第17-18页
        2.2.2 受贿罪的概念与法益第18-19页
    2.3 贪污贿赂罪刑事制度的立法历程第19-25页
        2.3.1 我国古代第19-20页
        2.3.2 新中国成立前第20-21页
        2.3.3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第21页
        2.3.4 1979年《刑法》第21-22页
        2.3.5 1997年《刑法》第22页
        2.3.6 《刑法修正案(九)》第22-25页
3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5-35页
    3.1 贪污贿赂犯罪定罪标准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3.1.1 受贿罪的贿赂标的范围窄第25-26页
        3.1.2 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不能满足当前的现实需要第26-28页
    3.2 贪污贿赂犯罪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8-35页
        3.2.1 贪污罪与受贿罪适用同一量刑标准不科学第28-30页
        3.2.2 贪污贿赂犯罪的从宽处罚不当扩大第30-32页
        3.2.3 贪污贿赂罪死刑制度的存在阻碍司法进程的发展第32-35页
4 域外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5-41页
    4.1 英美法系国家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5-36页
        4.1.1 美国第35页
        4.1.2 英国第35-36页
        4.1.3 新加坡第36页
    4.2 大陆法系国家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6-38页
        4.2.1 德国第36-37页
        4.2.2 意大利第37-38页
        4.2.3 日本第38页
    4.3 中国香港和台湾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8-39页
        4.3.1 中国香港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8-39页
        4.3.2 中国台湾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制度第39页
    4.4 域外贪污贿赂犯罪刑事制度的特征第39-41页
        4.4.1 贪污贿赂罪适用不同的定罪量刑标准第39页
        4.4.2 采用“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定罪量刑模式第39-40页
        4.4.3 贪污贿赂罪定量标准采用“罪群”立法模式第40页
        4.4.4 拥有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法律第40-41页
5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事制度的完善第41-51页
    5.1 贪污贿赂犯罪定罪标准的理性重构第41-44页
        5.1.1 受贿罪的贿赂范围应扩大第41-43页
        5.1.2 受贿罪的谋利要件应取消第43-44页
    5.2 贪污贿赂犯罪量刑制度的理性重构第44-51页
        5.2.1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应分立第44-45页
        5.2.2 合理制定贪污贿赂罪的从宽处罚制度第45-47页
        5.2.3 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制度应废除第47-51页
6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