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淄博青城县历史空间复原研究及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地区的背景第9页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4-17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青城县概况及空间结构研究第17-35页
    2.1 青城县概况第17-19页
        2.1.1 地块区位第17页
        2.1.2 青城县历史第17-19页
        2.1.3 《青城县志》历史第19页
    2.2 古城空间结构第19-32页
        2.2.1 县志地图解读第19-22页
        2.2.2 古城边界研究第22-27页
        2.2.3 古城水系研究第27-30页
        2.2.4 古城街巷研究第30-32页
        2.2.5 古城桥梁研究第32页
        2.2.6 青城近年变化第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5页
第3章 青城县古城要素梳理及重要历史空间要素定位第35-59页
    3.1 县志记载要素梳理第35-36页
    3.2 祭祀建筑历史研究及定位第36-43页
        3.2.1 坛壝历史研究及定位第36-38页
        3.2.2 庙历史研究及定位第38-41页
        3.2.3 祠历史研究及定位第41-43页
    3.3 古迹建筑历史研究及定位第43-45页
        3.3.1 古刹历史研究及梳理第43-44页
        3.3.2 丘墓历史研究及梳理第44页
        3.3.3 金石历史研究及梳理第44-45页
        3.3.4 古刹、丘墓、金石空间定位第45页
    3.4 坊表历史研究及定位第45-49页
        3.4.1 坊表历史研究及梳理第45-48页
        3.4.2 坊表空间定位第48-49页
    3.5 青城八景历史研究及定位第49-51页
        3.5.1 八景历史研究及梳理第49-51页
        3.5.2 八景空间定位第51页
    3.6 文昌阁历史研究及定位第51-57页
        3.6.1 文昌阁的由来第51-52页
        3.6.2 文昌阁的发展第52-53页
        3.6.3 现存文昌阁的分布第53-54页
        3.6.4 文昌阁的基本建筑特点第54页
        3.6.5 青城县文昌阁研究第54-57页
    3.7 县衙学宫定位第57-59页
第四章 县衙和学宫历史研究及空间复原第59-79页
    4.1 县衙历史研究及空间复原第59-69页
        4.1.1 衙署称谓的历史演变第59页
        4.1.2 衙署形制的历史演变第59-60页
        4.1.3 明清时期的衙署建筑布局特点第60-63页
        4.1.4 青城县县衙空间布局分析及复原第63-69页
    4.2 学宫历史研究及空间复原第69-77页
        4.2.1 学宫起源与发展第69页
        4.2.2 地方学宫与中央学宫的形制比较第69-70页
        4.2.3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学宫平面布局特点第70-74页
        4.2.4 青城县学宫空间布局分析及复原第74-77页
    4.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古城规划改造设计第79-103页
    5.1 总体规划设计第79-84页
        5.1.1 总图规划第80-83页
        5.1.2 古城景观设计第83-84页
    5.2 县衙学宫复原设计第84-86页
    5.3 居民公共空间设计第86-95页
        5.3.1 主街建筑群第86-91页
        5.3.2 特色小吃街第91-93页
        5.3.3 戏台广场第93-95页
    5.4 民居改造设计第95-103页
        5.4.1 山东传统民居特点第95页
        5.4.2 民居现状第95-96页
        5.4.3 古城民居调研与测绘第96-99页
        5.4.4 单体民居改造设计第99-103页
第六章 文章总结第103-105页
    6.1 全文总结第103页
    6.2 文章存在的不足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插图及附表清单第109-11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条件与问题--舒马赫对“参数化主义”的理论建构
下一篇:建筑设计师共享办公创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