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5-16页 |
1.5.1 研究的重点 | 第15-16页 |
1.5.2 研究的难点 | 第16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19页 |
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19页 |
2.3 财政分权理论对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意义 | 第19-20页 |
3 中国式财政分权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0-37页 |
3.1 中国式财政分权 | 第20-26页 |
3.1.1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划分 | 第21-24页 |
3.1.2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权划分 | 第24-25页 |
3.1.3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制度 | 第25-26页 |
3.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6-34页 |
3.2.1 公共教育供给现状 | 第26-29页 |
3.2.2 医疗卫生供给现状 | 第29-31页 |
3.2.3 社会养老保障供给现状 | 第31-32页 |
3.2.4 劳动就业创业服务供给现状 | 第32-33页 |
3.2.5 基本住房保障供给现状 | 第33-34页 |
3.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3.1 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 | 第34-36页 |
3.3.2 区域间供给不均衡 | 第36-37页 |
3.3.3 城乡之间未实现供给一体化 | 第37页 |
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41页 |
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不清晰 | 第37-39页 |
4.2 地方政府缺乏与事权匹配的财权 | 第39-40页 |
4.3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第40-41页 |
5 美国、英国、日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 | 第41-48页 |
5.1 美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和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5.1.1 美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 | 第41-42页 |
5.1.2 美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42-43页 |
5.2 英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和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5.2.1 英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 | 第44-45页 |
5.2.2 英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45页 |
5.3 日本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和经验借鉴 | 第45-48页 |
5.3.1 日本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分权 | 第46-47页 |
5.3.2 日本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6 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48-54页 |
6.1 基于财政分权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1 推进清晰事权与支出责任工作,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第48-50页 |
6.1.2 完善地方主体税种,给予地方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 第50-51页 |
6.1.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支撑地方财政支出 | 第51-52页 |
6.2 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 | 第52-54页 |
6.2.1 利用税收激励,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第52页 |
6.2.2 完善官员晋升机制,强化政治激励 | 第52-53页 |
6.2.3 健全居民评价机制,督促地方供给 | 第53页 |
6.2.4 营造外部环境,引导市场参与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