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 第13-15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理论工具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内涵 | 第16-18页 |
2.1.1 地方政府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网络舆情的含义 | 第16-17页 |
2.1.3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含义 | 第17页 |
2.1.4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一般构成 | 第17-18页 |
2.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理论 | 第18-24页 |
2.2.1 政府部门应具备的能力 | 第18-20页 |
2.2.2 政府应建立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2.2.3 政府应掌握并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自身规律 | 第21-22页 |
2.2.4 政府应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22-24页 |
第3章 上海市J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现状 | 第24-34页 |
3.1 上海市J区网络舆情应对的工作机制 | 第24-27页 |
3.1.1 组织架构 | 第24-25页 |
3.1.2 工作流程 | 第25-26页 |
3.1.3 工作方法与手段 | 第26-27页 |
3.2 上海市J区网络舆情应对取得的效果 | 第27-30页 |
3.2.1 积极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团队建设 | 第27-28页 |
3.2.2 有效加强社会网络媒体管控 | 第28-29页 |
3.2.3 有效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 | 第29-30页 |
3.3 J区网络舆情应对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3.3.1 XH镇危化品厂房爆燃事件 | 第30-31页 |
3.3.3 J区启良中学校园霸凌事件 | 第31-34页 |
第4章 J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1 J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缺陷 | 第34-35页 |
4.1.1 整体认识不到位 | 第34页 |
4.1.2 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4.1.3 舆情监测预判不力 | 第35页 |
4.1.4 网络舆情管理体制不顺畅 | 第35页 |
4.2 J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5-37页 |
4.2.1 技术与人员力量不足 | 第35-36页 |
4.2.2 工作格局不匹配 | 第36页 |
4.2.3 管理模式仍需探索 | 第36-37页 |
第5章 国内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案例及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 | 第37-42页 |
5.1 国内其他地区网络舆情应对的成功案例 | 第37-39页 |
5.1.1 甘肃定西扶贫村现危房舆情处置分析 | 第37-38页 |
5.1.2 宁波江北爆炸事件的舆情应对分析 | 第38-39页 |
5.2 国内其他地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9-42页 |
5.2.1 要强化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 | 第40页 |
5.2.2 要完善网络舆情应对的工作制度 | 第40页 |
5.2.3 要建立网络舆情应对的流程机制 | 第40-41页 |
5.2.4 有效实现对网络舆情应对人员的管理建设 | 第41-42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2-49页 |
6.1 调整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工作理念 | 第42-44页 |
6.1.1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意识 | 第42-43页 |
6.1.2 增强政府尊重网络民意的意识 | 第43页 |
6.1.3 培育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转危为机的意识 | 第43-44页 |
6.2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阵地建设 | 第44-45页 |
6.2.1 强化网络发声体系建设 | 第44页 |
6.2.2 发挥主流媒体权威作用 | 第44-45页 |
6.3 优化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 第45-46页 |
6.3.1 优化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 第45页 |
6.3.2 优化部门联动处置网络舆情工作 | 第45-46页 |
6.3.3 优化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 第46页 |
6.4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人员的建设 | 第46-49页 |
6.4.1 提升舆情监测预测团队能力 | 第47页 |
6.4.2 切实发挥政府新闻发言人作用 | 第47页 |
6.4.3 团结社会网络发言人 | 第47-4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