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随机人群荷载的模拟及大跨楼盖人致振动响应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步行荷载研究背景第13页
    1.2 步行荷载试验方法第13-17页
        1.2.1 步态第13-14页
        1.2.2 直接测试试验第14-15页
        1.2.3 间接测试试验第15-17页
    1.3 步行荷载模型第17-23页
        1.3.1 单人步行荷载模型第17-21页
        1.3.2 人群荷载模型第21-23页
    1.4 大跨楼盖人致振动响应分析方法第23-24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单人步行荷载试验第27-36页
    2.1 试验目的第27页
    2.2 试验过程第27-34页
        2.2.1 直接测量法:测力板测试系统第27-29页
        2.2.2 间接测量法:惯性航姿参考系统第29-33页
        2.2.3 试验步骤及工况第33-34页
    2.3 预试验第34-35页
        2.3.1 转换前后的加速度差别第34-35页
        2.3.2 前后不同佩戴位置采集到的信号差别第35页
    2.4 试验结果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单步荷载参数分析及模型建立第36-6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单步荷载基本参数的分析第36-45页
        3.2.1 基本时间参数第36-39页
        3.2.2 特征力及特征时间点第39-42页
        3.2.3 单步力冲量及等效力第42-44页
        3.2.4 步长第44-45页
    3.3 单步荷载模型的建立第45-57页
        3.3.1 模型说明第45-46页
        3.3.2 自由行走工况下各阶动载因子及相位角第46-53页
        3.3.3 固定步频行走工况下各阶动载因子第53-55页
        3.3.4 模型对比第55-57页
    3.4 单步荷载生成方法第57-59页
        3.4.1 确定性的单步荷载生成方法第57页
        3.4.2 随机性的单步荷载生成方法第57页
        3.4.3 单步荷载移动加载方法第57-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单人连续步行荷载参数分析与模型建立第60-88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基于测力板直接测试力数据的连续步行荷载模型第60-72页
        4.2.1 模型说明第60-62页
        4.2.2 利用单步荷载拓展的连续步行荷载模型第62-67页
        4.2.3 利用复步荷载拓展的连续步行荷载模型第67-72页
    4.3 基于间接惯性测量加速度数据的连续步行荷载模型第72-78页
        4.3.1 身体前后不同部位加速度的不同第72-75页
        4.3.2 参数分析第75-78页
    4.4 直接测试方法与间接测试方法的异同第78-84页
        4.4.1 自由行走工况第78-80页
        4.4.2 固定频率行走工况第80-81页
        4.4.3 单自由度反应谱响应对比第81-83页
        4.4.4 关于相位角的说明第83-84页
        4.4.5 小结第84页
    4.5 不同连续步行荷载的对比分析第84-86页
        4.5.1 时程曲线对比第85页
        4.5.2 单自由度反应谱响应对比第85-86页
    4.6 单人连续步行荷载生成方法第86-87页
        4.6.1 确定性单人连续步行荷载生成方法第86页
        4.6.2 随机性单人连续步行荷载生成方法第86-87页
    4.7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人群荷载模拟及大跨楼盖人群荷载响应分析第88-95页
    5.1 引言第88页
    5.2 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第88-91页
        5.2.1 楼板结构第88-90页
        5.2.2 有限元模型第90-91页
    5.3 随机人群荷载第91-92页
    5.4 分析结果第92-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人群荷载作用下某人行桥振动测试与分析第95-107页
    6.1 引言第95页
    6.2 工程概况第95-96页
    6.3 结构动力特性第96-99页
        6.3.1 有限元模型第96-97页
        6.3.2 模态分析第97-98页
        6.3.3 模态测试第98-99页
    6.4 舒适度要求及减振措施第99-101页
        6.4.1 频率要求第100页
        6.4.2 加速度要求第100页
        6.4.3 减振措施第100-101页
    6.5 结构响应现场测试第101-104页
        6.5.1 测试工况第101页
        6.5.2 测试结果第101-104页
    6.6 人群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计算第104-106页
        6.6.1 荷载说明第104页
        6.6.2 分析参数设置第104页
        6.6.3 分析结果第104-106页
    6.7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0页
    7.1 主要工作总结第107-109页
    7.2 研究展望第109-110页
附录A 几种概率分布第110-113页
附录B 分布x~2-拟合优度检验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动式作动器的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混合试验
下一篇:考虑软土—结构协同工作的装配式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