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离合器外圈近净成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超越离合器外圈简介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锻造近净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数值模拟技术在锻造成形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零件结构优化及成形工艺研究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工作型面设计条件 | 第17-19页 |
2.2.1 自锁条件 | 第18-19页 |
2.2.2 应力条件 | 第19页 |
2.3 偏心圆弧工作型面设计 | 第19-24页 |
2.3.1 设计流程 | 第19-20页 |
2.3.2 对数螺线工作型面设计 | 第20-21页 |
2.3.3 偏心圆弧拟合 | 第21-22页 |
2.3.4 尺寸误差分析 | 第22-24页 |
2.4 零件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2.4.1 零件有限元模型 | 第24页 |
2.4.2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24-25页 |
2.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5页 |
2.5 成形工艺设计 | 第25-29页 |
2.5.1 传统成形工艺分析 | 第25-26页 |
2.5.2 旋转挤压方法 | 第26-29页 |
2.5.3 新型成形工艺设计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及参数初步优化 | 第30-49页 |
3.1 刚塑性有限元理论 | 第30-34页 |
3.1.1 刚塑性材料的基本假设条件 | 第30页 |
3.1.2 刚塑性变形边值问题 | 第30-32页 |
3.1.3 刚塑性材料有限元变分原理 | 第32-34页 |
3.2 DEFORM软件概述 | 第34-35页 |
3.3 有限元模型及关键问题处理 | 第35-37页 |
3.3.1 毛坯及模具的有限元模型 | 第35-36页 |
3.3.2 成形工艺参数设置及关键问题处理 | 第36-37页 |
3.4 工艺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3.4.1 异形腔成形 | 第37-40页 |
3.4.2 螺旋内花键成形 | 第40-43页 |
3.5 正交试验工艺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 第43-48页 |
3.5.1 正交试验法概述 | 第43页 |
3.5.2 试验设计及因素选择 | 第43-44页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3.5.4 验证性试验 | 第46页 |
3.5.5 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载荷的影响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模具磨损研究及参数确定 | 第49-62页 |
4.1 模具磨损模型 | 第49-50页 |
4.2 模具磨损数值模拟 | 第50-54页 |
4.2.1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50-51页 |
4.2.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4.3 模具失效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4.3.1 模具失效形式 | 第54-55页 |
4.3.2 模具磨损分析 | 第55页 |
4.4 响应面法概述 | 第55-57页 |
4.5 参数选择及试验设计 | 第57-58页 |
4.5.1 试验因素及范围选择 | 第57页 |
4.5.2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57-58页 |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4.6.1 模型方差分析 | 第59-60页 |
4.6.2 响应面分析 | 第60-61页 |
4.6.3 验证性试验 | 第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成形工艺实验研究 | 第62-7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成形模具设计 | 第62-66页 |
5.2.1 正挤模具设计 | 第62-63页 |
5.2.2 镦粗模具设计 | 第63-64页 |
5.2.3 异形腔成形模具设计 | 第64-65页 |
5.2.4 螺旋内花键成形模具设计 | 第65-66页 |
5.3 实验准备 | 第66-68页 |
5.3.1 实验设备及参数 | 第66-67页 |
5.3.2 实验冲头及注意事项 | 第67-68页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69页 |
5.4.1 实验样品 | 第68-69页 |
5.4.2 冲头磨损情况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