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关于人力资本含义及分类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人力资本相关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2 收益分配理论 | 第18-20页 |
2.1.3 团队生产理论 | 第20页 |
2.1.4 效用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2.1.5 剩余索取权理论 | 第21-22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2.1 高新技术企业 | 第22-23页 |
2.2.2 企业研发人力资本 | 第23-24页 |
2.2.3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力资本 | 第24页 |
2.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方法 | 第24-27页 |
2.3.1 年薪制 | 第24页 |
2.3.2 员工持股计划 | 第24-25页 |
2.3.3 股票期权 | 第25页 |
2.3.4 虚拟股票 | 第25-26页 |
2.3.5 要素贡献法 | 第26-27页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力资本分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27-35页 |
3.1 分配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与选择 | 第27-29页 |
3.1.1 年薪制适用性分析 | 第27页 |
3.1.2 员工持股适用性分析 | 第27页 |
3.1.3 股票期权适用性分析 | 第27-28页 |
3.1.4 虚拟股票适用性分析 | 第28页 |
3.1.5 要素贡献法适用性分析 | 第28页 |
3.1.6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方法选择——要素贡献法 | 第28-29页 |
3.2 要素贡献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 第29-35页 |
3.2.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介 | 第30-31页 |
3.2.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型的构成要素 | 第31-32页 |
3.2.3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分配量化模型 | 第32-35页 |
第4章 案例应用——以网宿科技为例 | 第35-41页 |
4.1 网宿科技简介 | 第35页 |
4.1.1 网宿科技公司简介 | 第35页 |
4.1.2 网宿科技人力资源简介 | 第35页 |
4.2 网宿科技研发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分配量化模型应用 | 第35-39页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4.2.2 变量选择 | 第36-38页 |
4.2.3 模型设定 | 第38页 |
4.2.4 网宿科技研发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比例计算 | 第38-39页 |
4.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5.1 结论 | 第41页 |
5.2 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