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重金属抗性植物促生细菌阻控作物富集重金属效应与菌株保藏工艺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危害第13-17页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第13-16页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第16-17页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第17-20页
        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第17-18页
        2 生物修复技术第18-20页
            2.1 植物修复技术第18-19页
            2.2 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9页
            2.3 动物修复技术第19页
            2.4 联合修复技术第19-20页
    第三节 微生物菌剂概况第20-24页
        1 微生物菌剂优化技术第20-22页
            1.1 单因素试验法第20-21页
            1.2 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第21页
            1.3 部分因子设计法第21页
            1.4 中心复合设计法第21页
            1.5 Box-Behnken设计法第21-22页
        2 微生物菌剂制备第22-23页
        3 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第23-24页
    第四节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重金属抗性植物促生细菌的筛选第25-43页
    1 试验材料第25页
        1.1 供试菌株第25页
        1.2 供试植物第25页
        1.3 试剂第25页
    2 试验方法第25-28页
        2.1 供试菌株的促生特性测定第25-26页
            2.1.1 菌株促生特性与产硫化氢能力测定第25-26页
        2.2 供试菌株环境适应性测定第26页
            2.2.1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6页
            2.2.2 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6页
            2.2.3 盐浓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6页
        2.3 供试菌株抗生素抗性测定第26页
        2.4 供试菌株重金属抗性测定第26-27页
        2.5 供试菌株吸附镉、铅的行为特征测定第27页
            2.5.1 供试菌株在动态条件下对镉、铅的吸附特征第27页
            2.5.2 供试菌株在静置条件下对镉、铅的吸附特征第27页
        2.6 水培条件下供试菌株对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第27-28页
            2.6.1 供试菌株培养与细胞悬液制备第27页
            2.6.2 小麦水培试验第27-28页
            2.6.3 小麦生物量测定第28页
            2.6.4 小麦重金属含量测定第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3.1 菌株的促生特性第28-29页
        3.2 菌株的环境适应性能力第29页
        3.3 供试菌株抗生素抗性测定第29-30页
        3.4 供试菌株重金属抗性测定第30-31页
        3.5 供试菌株吸附镉、铅的行为特征测定第31-37页
            3.5.1 供试菌株在动态条件下对镉、铅的吸附特征第31-34页
            3.5.2 供试菌株在静置条件下对镉、铅的吸附特征第34-37页
        3.6 水培条件下供试菌株对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第37-41页
            3.6.1 供试菌株对苗期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第37-40页
            3.6.2 供试菌株对苗期小麦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植物促生细菌H3对青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第43-63页
    1 试验材料第43页
        1.1 供试菌株第43页
        1.2 供试青菜品种第43页
        1.3 供试土壤第43页
    2 试验方法第43-45页
        2.1 供试菌株培养与细胞悬液制备第43页
        2.2 盆栽试验第43-44页
        2.3 青菜植株生物量测定第44页
        2.4 青菜植株重金属含量测定第44页
        2.5 青菜果实营养品质测定第44页
            2.5.1 水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第44页
        2.6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第44-45页
            2.6.1 水溶态第44-45页
            2.6.2 交换态第45页
            2.6.3 提取态第45页
        2.7 土壤pH值测定第45页
        2.8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第45页
        2.9 菌株H3在盆栽土壤中的定殖检测第45页
        2.10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4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5-61页
        3.1 接菌处理对青菜生物量的影响第45-47页
        3.2 接菌处理对青菜植株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7-50页
        3.3 菌株对青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第50-53页
            3.3.1 接菌处理对青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3.3.2 接菌处理对青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3.3.3 接菌处理对青菜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3.4 接菌处理对青菜重金属吸收的转移系数、富集系数和富集总量的影响第53-56页
        3.5 接菌处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3.6 接菌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7-58页
        3.7 接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3.8 菌株H3在盆栽土壤中的定殖第59-60页
        3.9 菌株H3株对植物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第60-61页
    4 讨论第61-62页
    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混合菌剂发酵与保藏工艺的研究第63-87页
    第一节 菌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63-79页
        1 试验材料第63页
            1.1 供试菌株第63页
            1.2 培养基第63页
        2 试验方法第63-66页
            2.1 初始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第63-64页
            2.2 基础发酵培养基的成分筛选第64页
            2.3 响应面优化培养基成分第64-66页
            2.4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验证试验第6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6-79页
            3.1 初始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第66-68页
            3.2 基础发酵培养基的成分筛选第68-72页
            3.3 响应面优化培养基成分第72-78页
            3.4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验证试验第78-79页
    第二节 发酵条件和菌剂保藏工艺研究第79-87页
        1 试验材料第79页
            1.1 供试菌株第79页
            1.2 培养基第79页
            1.3 供试载体第79页
        2 试验方法第79-81页
            2.1 发酵条件优化第79-80页
            2.2 保藏工艺研究第80-8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1-85页
            3.1 发酵条件优化第81-85页
            3.2 保藏工艺研究第85页
        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附录第97-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及对策措施
下一篇:二苯醚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对二苯醚的代谢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