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1.3 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城市电动公交客车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其他类型电动车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电动公交车不同载重下的制动力分配系数优化模型 | 第18-28页 |
2.1 后驱型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电动公交车制动过程受力分析 | 第19-21页 |
2.3 ECE R13制动法规限制 | 第21-22页 |
2.3.1 ECE R13法规约束条件 | 第21页 |
2.3.2 ECE R13法规约束下的再生制动力范围 | 第21-22页 |
2.4 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的优化模型 | 第22-23页 |
2.5 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遗传算法 | 第23-26页 |
2.5.1 遗传算法的介绍 | 第23-24页 |
2.5.2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过程 | 第24页 |
2.5.3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24-25页 |
2.5.4 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 | 第25-26页 |
2.5.5 最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求解过程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基于实际载重量的电动公交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 | 第28-42页 |
3.1 不同载重下电动公交车质心位置的计算 | 第28-29页 |
3.2 不同载重情况下电动公交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的优化 | 第29-30页 |
3.3 控制策略的制定 | 第30-33页 |
3.4 各制动力制动份额的计算 | 第33-39页 |
3.4.1 空载情况下各制动力制动份额计算 | 第35-37页 |
3.4.2 半载、满载情况下各制动力制动份额计算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电动公交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建模与仿真 | 第42-60页 |
4.1 ADVISOR2002简介 | 第42-44页 |
4.1.1 ADVISOR2002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4.1.2 ADVISOR2002的主要特点 | 第43-44页 |
4.2 ADVISOR2002的二次开发 | 第44-54页 |
4.2.1 加入后驱模型 | 第44-47页 |
4.2.2 制动力制动份额控制模块的建立 | 第47-54页 |
4.3 串联式电动公交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 | 第54-58页 |
4.3.1 循环工况的选择 | 第54-55页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台架实验 | 第60-66页 |
5.1 实验台架方案 | 第60页 |
5.2 半物理仿真实验平台 | 第60-62页 |
5.2.1 硬件部分 | 第61页 |
5.2.2 仿真控制系统部分 | 第61-62页 |
5.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3.1 实验验证 | 第62-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
参与研究的课题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