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运输质量管理的诊断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1.2.3 ISO质量管理体系 | 第20页 |
1.2.4 运输质量管理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1-2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A公司国内运输质量管理现状 | 第23-33页 |
2.1 A公司简介 | 第23-25页 |
2.1.1 A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页 |
2.1.2 A公司的发展目标 | 第23页 |
2.1.3 A公司的组织架构 | 第23-25页 |
2.2 A公司国内运输概况 | 第25-27页 |
2.2.1 业务背景 | 第25-26页 |
2.2.2 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目标 | 第26页 |
2.2.3 国内运输配送业务流程图 | 第26-27页 |
2.3 A公司运输质量的现状 | 第27-32页 |
2.3.1 质量管理手段 | 第27页 |
2.3.2 安全性 | 第27-29页 |
2.3.3 及时性 | 第29-30页 |
2.3.4 经济性 | 第30-31页 |
2.3.5 方便性 | 第31页 |
2.3.6 服务性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A公司运输服务质量管理的问题诊断 | 第33-50页 |
3.1 运输质量管理的诊断模型 | 第33-36页 |
3.1.1 运输质量管理框架 | 第33-34页 |
3.1.2 运输质量形成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1.3 构建诊断模型 | 第35-36页 |
3.2 基于公司内部运输过程的质量诊断 | 第36-38页 |
3.2.1 顾客需求认知的信息缺陷 | 第37页 |
3.2.2 运输质量设计缺陷 | 第37页 |
3.2.3 服务实施缺陷 | 第37-38页 |
3.3 基于运输质量测评的质量诊断 | 第38-48页 |
3.3.1 设计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 第38-40页 |
3.3.2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40-41页 |
3.3.3 确定各指标二维分值 | 第41-42页 |
3.3.4 建立满意度图 | 第42-43页 |
3.3.5 A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 第43-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A企业供应商运输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50-63页 |
4.1 改进的总体思路 | 第50页 |
4.2 建立有效的货物破损预防机制 | 第50-56页 |
4.2.1 货物破损的原因分析 | 第50-53页 |
4.2.2 加强对运输承运商的管理 | 第53页 |
4.2.3 综合性的加强各环节的管理 | 第53-54页 |
4.2.4 提高货物本身的抗风险能力 | 第54-55页 |
4.2.5 完善货损后续处理 | 第55-56页 |
4.3 运输成本最优化控制 | 第56-58页 |
4.3.1 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 | 第56-57页 |
4.3.2 规划运输路径 | 第57-58页 |
4.3.3 提高装载效率和装载质量 | 第58页 |
4.4 树立全面顾客服务理念 | 第58页 |
4.4.1 加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 第58页 |
4.4.2 加强员工服务意识 | 第58页 |
4.5 完善的运输质量管理体系 | 第58-61页 |
4.5.1 管理层的支持 | 第58-59页 |
4.5.2 符合法规 | 第59页 |
4.5.3 运输设备管理 | 第59-60页 |
4.5.4 人员培训及激励 | 第60页 |
4.5.5 危机管理与应急预案 | 第60-61页 |
4.5.6 持续改进 | 第61页 |
4.6 优化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 第61-62页 |
4.6.1 信息管理升级 | 第61-62页 |
4.6.2 流程改造的信息化 | 第62页 |
4.6.3 信息共享平台 | 第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