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论文--控制论(控制论的数学理论)论文

分数阶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第13-14页
    1.2 分数阶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分数阶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状况第14-15页
        1.2.2 分数阶系统建模研究状况第15页
        1.2.3 分数阶控制器研究状况第15-16页
        1.2.4 分数阶过程控制系统研究状况第16-17页
    1.3 本文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基础第19-33页
    2.1 分数阶微积分第19-22页
        2.1.1 主流定义第19-20页
        2.1.2 常用函数第20-21页
        2.1.3 分数阶拉普拉斯变换第21-22页
    2.2 分数阶控制系统第22-26页
        2.2.1 分数阶系统描述形式第22-24页
        2.2.2 分数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24-25页
        2.2.3 分数阶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分析第25-26页
    2.3 分数阶控制系统MATLAB工具箱介绍第26-32页
        2.3.1 系统输入方法第26-28页
        2.3.2 稳定性判断函数第28页
        2.3.3 时域响应分析函数第28-30页
        2.3.4 频域响应分析函数第30页
        2.3.5 分数阶SIMULNK模块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鲁棒分数阶PD/PID控制器设计第33-55页
    3.1 分数阶PID控制器结构第34-35页
        3.1.1 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第34-35页
        3.1.2 分数阶PID控制器(PI~λD~μ控制器)第35页
    3.2 鲁棒分数阶PD控制器设计第35-49页
        3.2.1 针对增益变化的鲁棒分数阶PD控制器设计第37-41页
        3.2.2 针对时间常数变化的鲁棒分数阶PD控制器设计第41-43页
        3.2.3 针对阶次变化的鲁棒分数阶PD控制器设计第43-46页
        3.2.4 针对多个参数变化的鲁棒分数阶PD控制器设计第46-49页
    3.3 鲁棒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第49-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4章 针对时延系统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第55-97页
    4.1 基于灵敏度限制(FMIGO)的最优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第55-64页
        4.1.1 基于灵敏度限制(MIGO)的最优整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第55-59页
        4.1.2 基于灵敏度限制(FMIGO)的最优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第59-61页
        4.1.3 仿真实验第61-64页
    4.2 基于数值逆拉普拉斯变换的分数阶时延系统最优FOPID控制器设计第64-75页
        4.2.1 数值逆拉普拉斯变换第65-67页
        4.2.2 分数阶时延系统的数值形式表示第67-68页
        4.2.3 最优FO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实验第68-75页
    4.3 分数阶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75-95页
        4.3.1 分数阶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76-84页
        4.3.2 变阶次分数阶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84-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分数阶有限谱配置(FFSA)控制第97-117页
    5.1 针对非时延系统的分数阶有限谱配置控制方法设计第97-99页
    5.2 针对时延系统的分数阶有限谱配置控制方法设计第99-101页
    5.3 针对有多重极点的时延系统的分数阶有限谱配置控制方法设计第101-102页
    5.4 鲁棒性分析及设计第102-107页
    5.5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107-115页
        5.5.1 稳定的时延系统第107-110页
        5.5.2 不稳定的时延系统第110-112页
        5.5.3 鲁棒性分析和设计实例第112-115页
    5.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分数阶零相位差跟踪控制第117-135页
    6.1 无不可抵消的闭环零点的分数阶系统的跟踪控制设计第118-119页
    6.2 有不可抵消的闭环零点的分数阶系统的跟踪控制设计第119-122页
    6.3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122-128页
        6.3.1 无不可抵消零点的分数阶系统第122-123页
        6.3.2 存在位于稳定边界的零点的分数阶系统第123-125页
        6.3.3 存在不可抵消零点的分数阶系统第125-128页
    6.4 次最优跟踪控制设计第128-129页
    6.5 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第129-133页
    6.6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7章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控制第135-145页
    7.1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第135页
    7.2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解耦控制第135-143页
        7.2.1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相对增益阵列第137-138页
        7.2.2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理想解耦方法第138-139页
        7.2.3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简化解耦方法第139-140页
        7.2.4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倒置解耦方法第140-141页
        7.2.5 分数阶时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解耦方法第141-142页
        7.2.6 分数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解耦实例第142-143页
    7.3 本章小节第143-145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45-151页
    8.1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45-148页
        8.1.1 本文主要工作第145-147页
        8.1.2 本文创新点第147-148页
    8.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8-149页
    8.3 研究心得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气压射频容性放电中二次电子和气体压强对等离子体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下一篇: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中放电模式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