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2.1 可交换债券的相关介绍 | 第17-20页 |
2.1.1 可交换债券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可交换债券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3 可交换债券的条款 | 第18-19页 |
2.1.4 可交换债券融资的意义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0页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页 |
2.2.4 权衡理论 | 第20-21页 |
3.天士力集团可交换债券案例介绍 | 第21-31页 |
3.1 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背景 | 第21-24页 |
3.1.1 资本市场概况 | 第21-22页 |
3.1.2 医药行业概况 | 第22-24页 |
3.2 发行主体和标的公司简介 | 第24-27页 |
3.2.1 天士力集团 | 第24-25页 |
3.2.2 天士力医药公司 | 第25-27页 |
3.3 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过程 | 第27-31页 |
3.3.1 可交换债券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3.2 可交换债券的主要条款 | 第28页 |
3.3.3 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过程 | 第28-29页 |
3.3.4 可交换债券上市首日概况 | 第29-31页 |
4.天士力集团可交换债券案例分析 | 第31-53页 |
4.1 发行动因分析 | 第31-35页 |
4.1.1 补充流动资金 | 第31-32页 |
4.1.2 募集低息资金 | 第32-34页 |
4.1.3 拓宽融资渠道 | 第34-35页 |
4.1.4 优化债务结构 | 第35页 |
4.2 财务影响分析 | 第35-44页 |
4.2.1 对流动资金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2 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 第36-38页 |
4.2.3 对债务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4 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第39-44页 |
4.3 市场效应分析 | 第44-47页 |
4.3.1 研究步骤 | 第44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3.3 显著性检验 | 第46-47页 |
4.4 条款设置风险及应对 | 第47-53页 |
4.4.1 回售风险及应对 | 第47-48页 |
4.4.2 赎回风险及应对 | 第48-49页 |
4.4.3 全部换股风险及应对 | 第49-50页 |
4.4.4 集中兑付风险及应对 | 第50-53页 |
5.结论与启示 | 第53-57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1.1 发行可交换债券补充了流动资金,优化了债务结构 | 第53页 |
5.1.2 发行可交换债券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 第53页 |
5.1.3 发行可交换债券提高了短期偿债能力 | 第53页 |
5.1.4 发行可交换债券增加了股东财富 | 第53-54页 |
5.1.5 发行可交换债券时条款设置存在风险 | 第54页 |
5.2 启示 | 第54-57页 |
5.2.1 选择有利的发行时机 | 第54页 |
5.2.2 选择适当的标的股票 | 第54-55页 |
5.2.3 设置合理的发行条款 | 第55页 |
5.2.4 深化可交换债券的应用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