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3 研究述评第13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债转股概述第16-19页
        2.1.1 债转股的定义第16页
        2.1.2 债转股的类型第16-17页
        2.1.3 债转股的运作模式第17-19页
    2.2 市场化债转股概述第19-21页
        2.2.1 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第19-20页
        2.2.2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第20-21页
    2.3 市场化债转股相关理论第21-23页
        2.3.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第21-22页
        2.3.2 博弈理论第22页
        2.3.3 资本结构理论第22-23页
3.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描述第23-32页
    3.1 云南锡业的基本情况第23-25页
        3.1.1 公司的基本状况第23-24页
        3.1.2 公司的股权结构第24-25页
    3.2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条件第25-28页
        3.2.1 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支持第25-26页
        3.2.2 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者的积极参与第26-27页
        3.2.3 建设银行对风险控制的转型增效第27-28页
    3.3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的方案设计第28-32页
        3.3.1 参与主体介绍第28-29页
        3.3.2 债转股具体实施方案第29-32页
4.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分析第32-55页
    4.1 云南锡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分析第32-35页
        4.1.1 行业周期下行导致利润亏损第32-33页
        4.1.2 高杠杆导致偿债能力低下第33-34页
        4.1.3 投资决策的失误加剧债务负担第34-35页
    4.2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分析第35-38页
        4.2.1 运作模式的选取依据及目的第35-37页
        4.2.2 运作模式的设计特点第37-38页
    4.3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运作过程的核心问题分析第38-41页
        4.3.1 市场债转股的定价策略第38页
        4.3.2 参与主体的退出方式第38-39页
        4.3.3 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第39-41页
    4.4 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应分析第41-55页
        4.4.1 基于市场反应的效应分析第41-44页
        4.4.2 基于资本结构的效应分析第44-46页
        4.4.3 基于偿债能力的效应分析第46-50页
        4.4.4 基于经营状况的效应分析第50-55页
5.研究结论及启示第55-58页
    5.1 研究结论第55-56页
    5.2 启示第56-58页
        5.2.1 合理制定债转股定价第56页
        5.2.2 健全股权退出通道第56-57页
        5.2.3 完善资金监管渠道第57页
        5.2.4 建立投资约束及激励机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QD银行上市案例分析
下一篇:天士力集团可交换债券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