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PPP模式利益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PPP模式利益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及问题提出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二章 PPP模式的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 | 第20-38页 |
2.1 PPP模式概述 | 第20-27页 |
2.1.1 PPP模式的本质及特征 | 第20-24页 |
2.1.2 PPP模式的基本结构及运作流程 | 第24-25页 |
2.1.3 PPP模式与传统政府采购模式的比较及意义 | 第25-26页 |
2.1.4 PPP模式中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方的目标 | 第26-27页 |
2.2 影响PPP项目利益优化的相关因素 | 第27-31页 |
2.2.1 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 | 第27-28页 |
2.2.2 PPP项目利益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2.3 PPP模式利益均衡分配的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2.3.1 资源投入、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 | 第31-32页 |
2.3.2 互利共羸原则 | 第32页 |
2.3.3 利益最优化原则 | 第32-33页 |
2.4 利益优化相关理论与方法比选 | 第33-37页 |
2.4.1 关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 | 第33-34页 |
2.4.2 关于Shapley值收益分配理论 | 第34-35页 |
2.4.3 关于Nash讨价还价理论 | 第35-36页 |
2.4.4 关于简化的MCRS理论和核心法 | 第36页 |
2.4.5 利益优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Shapley-Stackelberg博弈利益优化模型 | 第38-56页 |
3.1 问题的描述 | 第38页 |
3.2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8页 |
3.3 模型构建的基本参数 | 第38-43页 |
3.3.1 变量说明 | 第38-39页 |
3.3.2 项目收益 | 第39-40页 |
3.3.3 政府部门财政补贴机制 | 第40-43页 |
3.3.4 定价机制 | 第43页 |
3.4 模型的建立 | 第43-50页 |
3.4.1 实现PPP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 | 第43-45页 |
3.4.2 改进Shapley值对利益的分配进行修正 | 第45-50页 |
3.5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第50-55页 |
3.5.1 模型的求解 | 第50-52页 |
3.5.2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3.5.3 对利益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与论证 | 第56-62页 |
4.1 案例背景 | 第56-57页 |
4.2 案例分析过程 | 第57-61页 |
4.2.1 公私两方Stackelberg博弈 | 第57-58页 |
4.2.2 改进Shapley值系数修正与利益均衡分配 | 第58-61页 |
4.2.3 模型可行性与适用性论证 | 第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62-6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附录B.1 对PPP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影响指标问卷调查 | 第72-73页 |
附录B.2 德尔菲法对PPP项目风险指标问卷调查 | 第73-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