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3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5页 |
2.1.1 水运 | 第22页 |
2.1.2 装备制造业 | 第22-24页 |
2.1.3 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 第24-25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5-29页 |
2.2.1 运输化理论 | 第25-26页 |
2.2.2 交通区位理论 | 第26-27页 |
2.2.3 产业区位理论 | 第27页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7-28页 |
2.2.5 协调学理论 | 第28-29页 |
2.3 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影响机理分析 | 第29-35页 |
2.3.1 水运发展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2 装备制造业对水运的引力作用 | 第31-32页 |
2.3.3 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运作机制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5-47页 |
3.1 湖南水运发展现状 | 第35-39页 |
3.1.1 湖南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 第35-36页 |
3.1.2 水运物流 | 第36-37页 |
3.1.3 水运发展潜力 | 第37-39页 |
3.2 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9-43页 |
3.2.1 效益规模不断扩大 | 第39-40页 |
3.2.2 对外贸易后发优势显著 | 第40-41页 |
3.2.3 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 | 第41-42页 |
3.2.4 船舶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 第42-43页 |
3.3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状 | 第43-47页 |
3.3.1 水运物流与装备制造业布局协调发展 | 第43页 |
3.3.2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水运现代化协调发展 | 第43-44页 |
3.3.3 水运需求增长与船舶制造业高端化协调发展 | 第44-45页 |
3.3.4 政府重视推进两大产业走融合发展的道路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第47-68页 |
4.1 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第47-51页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7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7-51页 |
4.2 发展指数计算 | 第51-56页 |
4.2.1 主成分析评价方法 | 第51-53页 |
4.2.2 主成分提取 | 第53-54页 |
4.2.3 计算主成分表达式 | 第54-56页 |
4.3 耦合协调度计算 | 第56-64页 |
4.3.1 序参量贡献度模型 | 第56-57页 |
4.3.2 权重确定 | 第57-60页 |
4.3.3 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第60-61页 |
4.3.4 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阶段 | 第61-63页 |
4.3.5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耦合协调度结果 | 第63-64页 |
4.4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实证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64-68页 |
4.4.1 权重分析 | 第64页 |
4.4.2 有序度分析 | 第64-65页 |
4.4.3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第65页 |
4.4.4 耦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 第65-68页 |
第五章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68-72页 |
5.1 水运投资不足增加装备制造业运输成本 | 第68-69页 |
5.2 技术创新实力不足制约融合深度 | 第69-70页 |
5.3 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不足制约水运规模化发展 | 第70-71页 |
5.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影响融合发展速度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湖南水运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72-76页 |
6.1 加强对装备制造业与水运的协调发展环境支持 | 第72-73页 |
6.2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融合深度 | 第73-74页 |
6.3 培育临港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发展 | 第74页 |
6.4 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加快协调发展速度 | 第74-75页 |
6.5 提高水运物流与装备制造业投资水平强化协调发展动力基础 | 第75-76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B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