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6页 |
1.1 静电纺丝技术 | 第13-18页 |
1.1.1 静电纺丝概述 | 第13-14页 |
1.1.2 影响纤维尺寸的因素 | 第14-17页 |
1.1.3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生物膜 | 第18-21页 |
1.2.1 生物膜概述 | 第18页 |
1.2.2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 第18-20页 |
1.2.3 材料表面性质对生物膜形成影响 | 第20-21页 |
1.3 益生菌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1.3.1 益生菌概述 | 第21-22页 |
1.3.2 益生菌的功能 | 第22页 |
1.3.3 益生菌生物膜的研究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静电纺丝制备不同尺寸的聚苯乙烯纤维 | 第26-39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6-27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3.1 纺丝液配置 | 第27-28页 |
2.3.2 静电纺丝装置与使用 | 第28页 |
2.3.3 纤维膜形貌表征 | 第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4.1 纺丝液对纤维尺寸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2 流速对纤维尺寸的影响 | 第30-33页 |
2.4.3 纺丝电压对纤维尺寸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4 接收距离对纤维尺寸的影响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聚苯乙烯纤维膜上植物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 | 第39-56页 |
3.1 前言 | 第39-40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40-41页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3.2.3 菌种 | 第41页 |
3.2.4 培养基 | 第4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3.1 植物乳杆菌的活化 | 第41页 |
3.3.2 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测量 | 第41-42页 |
3.3.3 植物乳杆菌在PSFM上的生长 | 第42页 |
3.3.4 生物膜电镜观察 | 第42页 |
3.3.5 生物膜上活菌数的测量 | 第42-43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3.4.1 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 | 第43-44页 |
3.4.2 植物乳杆菌在PSFM-1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44-47页 |
3.4.3 植物乳杆菌在PSFM-2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47-49页 |
3.4.4 植物乳杆菌在PSFM-3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49-51页 |
3.4.5 植物乳杆菌在PSFM-4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51-52页 |
3.4.6 生物膜活细胞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聚苯乙烯纤维膜上副干酪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 | 第56-68页 |
4.1 前言 | 第56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56-57页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56页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6页 |
4.2.3 菌种 | 第56-57页 |
4.2.4 培养基 | 第5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4.3.1 副干酪乳杆菌的活化 | 第57页 |
4.3.2 副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测量 | 第57页 |
4.3.3 副干酪乳杆菌在PSFM上的生长 | 第57页 |
4.3.4 生物膜电镜观察 | 第57页 |
4.3.5 生物膜上活菌数的测量 | 第57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4.4.1 副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 | 第57-58页 |
4.4.2 副干酪乳杆菌在PSFM-1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58-60页 |
4.4.3 副干酪乳杆菌在PSFM-2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60-62页 |
4.4.4 副干酪乳杆菌在PSFM-3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62-63页 |
4.4.5 副干酪乳杆菌在PSFM-4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63-65页 |
4.4.6 生物膜活细胞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聚苯乙烯纤维膜上布拉迪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成 | 第68-81页 |
5.1 前言 | 第68-69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69页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69页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9页 |
5.2.3 菌种 | 第69页 |
5.2.4 培养基 | 第69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5.3.1 布拉迪酵母菌的活化 | 第69页 |
5.3.2 布拉迪酵母菌生长曲线测量 | 第69-70页 |
5.3.3 布拉迪酵母菌在PSFM上的生长 | 第70页 |
5.3.4 生物膜电镜观察 | 第70页 |
5.3.5 生物膜上活菌数的测量 | 第70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5.4.1 布拉迪酵母的生长曲线 | 第70-71页 |
5.4.2 布拉迪酵母在PSFM-1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71-73页 |
5.4.3 布拉迪酵母在PSFM-2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73-75页 |
5.4.4 布拉迪酵母在PSFM-3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75-76页 |
5.4.5 布拉迪酵母在PSFM-4上生物膜的形成 | 第76-78页 |
5.4.6 生物膜活细胞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6.2 创新点 | 第82页 |
6.3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