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大型PCCP管道管口打磨机器人装备设计与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PCCP管道研究现状第14页
        1.2.2 管道打磨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 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管口打磨机器人装备构型与结构设计第19-27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管口打磨作业的技术要求第19-20页
    2.3 管口打磨机器人构型设计第20-21页
    2.4 管口打磨机器人结构设计第21-25页
        2.4.1 打磨机器人压紧机构第21-22页
        2.4.2 打磨机器人支撑机构第22-24页
        2.4.3 打磨机器人打磨机构第24-25页
    2.5 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管口打磨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与力学性能分析第27-39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管口打磨机器人运动机理分析第27-29页
    3.3 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第29-30页
        3.3.1 虚拟样机建模第29页
        3.3.2 仿真结果分析第29-30页
    3.4 力学分析及载荷的确定第30-34页
        3.4.1 机器人性能参数确定第30-31页
        3.4.2 力学模型第31-32页
        3.4.3 打磨机器人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第32页
        3.4.4 预压紧力参数选取及极限载荷的确定第32-34页
    3.5 极限载荷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第34-35页
    3.6 有限元模态分析第35-37页
    3.7 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管口打磨机器人的压紧力可靠性分析及稳健设计第39-51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管口打磨机器人样机制造与实验第39-41页
    4.3 问题提出第41-42页
    4.4 打磨机器人压紧力可靠性模型第42-43页
        4.4.1 可靠性摄动理论第42页
        4.4.2 可靠性灵敏度第42-43页
        4.4.3 极限状态函数和设计变量的确定第43页
    4.5 管口打磨机器人的可靠性实例分析第43-46页
        4.5.1 可靠度分析第43-45页
        4.5.2 灵敏度分析第45-46页
    4.6 服从任意分布参数的机器人可靠性稳健设计第46-48页
    4.7 管口打磨机器人可靠性稳健设计实例第48-49页
    4.8 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管口打磨机器人磨削深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1-61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管道管口磨削深度模型第51-54页
        5.2.1 打磨轮接触变形模型理论建模第51-52页
        5.2.2 材料去除率模型第52-53页
        5.2.3 去除廓形模型第53-54页
    5.3 磨削深度的预测模型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第54-57页
        5.3.1 磨削深度模型验证第54-55页
        5.3.2 磨削深度影响因素分析第55-57页
    5.4 打磨管道有限元仿真分析第57-59页
    5.5 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管口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1-69页
    6.1 引言第61页
    6.2 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61-62页
    6.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62-64页
        6.3.1 PLC选型第62-63页
        6.3.2 电机选型第63页
        6.3.3 气缸型号选择与电磁阀类型确定第63-64页
    6.4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第64-66页
    6.5 控制程序设计第66-68页
    6.6 小结第68-69页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总结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堆叠式数据采集系统多模块数据通信与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