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官词汇学习工具的APP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儿童感觉发展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1.2 儿童感官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1.1.3 儿童感官词汇学习对感觉发展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教学形式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2.2 现有产品设计分析 | 第13-18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儿童感官词汇学习工具的研究基础 | 第21-3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1.1 儿童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1.2 感官词汇的界定 | 第21页 |
2.2 学龄初期儿童感官发展特征分析 | 第21-26页 |
2.3 儿童感官词汇学习的功能需求研究 | 第26-32页 |
2.3.1 对目标用户进行访谈及测试 | 第26-29页 |
2.3.2 定量调研 | 第29-30页 |
2.3.3 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3.4 功能需求优先级评估 | 第31-32页 |
2.4 实验基础上确定儿童感官词汇习得的系统方法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儿童感官词典的分析与设计 | 第35-53页 |
3.1 设计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3.1.1 整体设计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3.1.2 感官词汇学习内容设计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3.2 产品定位与设计目标 | 第37页 |
3.3 感官词汇学习内容承载形式选择 | 第37-38页 |
3.4 儿童感官词典功能设计 | 第38-41页 |
3.4.1 主要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3.4.2 拓展功能设计 | 第39-41页 |
3.5 交互设计 | 第41-50页 |
3.5.1 交互设计原则 | 第41页 |
3.5.2 交互设计方案 | 第41-50页 |
3.6 感官词典内容设计 | 第50-51页 |
3.6.1 感官词典数据库设计 | 第50-51页 |
3.6.2 感官词典感知呈现内容设计 | 第51页 |
3.7 制作低保真测试原型 | 第51-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感官词典的可用性测试与优化设计 | 第53-67页 |
4.1 产品第一版可用性测试 | 第53-58页 |
4.1.1 用户招募与脚本撰写 | 第53-56页 |
4.1.2 可用性测试问题分析与总结 | 第56-58页 |
4.2 儿童感官词典APP第二版优化设计 | 第58-63页 |
4.3 产品第二版可用性测试 | 第63-64页 |
4.3.1 用户招募与脚本撰写 | 第63-64页 |
4.3.2 可用性测试问题分析与总结 | 第64页 |
4.4 儿童感官词典APP第三版优化设计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感官词典的视觉设计 | 第67-77页 |
5.1 色彩设计 | 第67-69页 |
5.2 文字设计 | 第69-70页 |
5.3 元素设计 | 第70-71页 |
5.4 界面布局设计 | 第71-72页 |
5.5 其他 | 第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7页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