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经济职能研究--以新泰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4.1 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国内外研究第12-13页
        1.4.2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内外研究第13-15页
        1.4.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国内外研究第15页
        1.4.4 总体评价第15-16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6 拟创新处第18-19页
第2章 资源枯竭背景下政府经济职能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第19-27页
    2.1 资源型城市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第19-20页
        2.1.1 资源型城市第19页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第19-20页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形成及转型的理论分析第20-23页
        2.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第20页
        2.2.2 基于生命理论分析转型原因第20-21页
        2.2.3 基于可持续理论分析转型原因第21-22页
        2.2.4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分析转型原因第22-23页
    2.3 政府经济职能第23-25页
        2.3.1 政府经济职能内涵第23-24页
        2.3.2 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第24-25页
    2.4 政府经济职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新泰市城市转型背景下政府经济职能现状分析第27-36页
    3.1 新泰市城市现状第27-29页
        3.1.1 新泰市城市概况第27-28页
        3.1.2 新泰市社会经济概况第28-29页
    3.2 新泰市资源枯竭状况第29-31页
        3.2.1 煤炭存有量状况第30页
        3.2.2 煤炭塌陷地状况第30-31页
    3.3 新泰市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31-32页
    3.4 新泰市转型中政府经济职能实施现状分析第32-35页
        3.4.1 宏观调控方面第32-34页
        3.4.2 微观规制方面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新泰市转型背景下政府经济职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第36-41页
    4.1 新泰市转型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36-39页
        4.1.1 政府市场监管不利第36页
        4.1.2 政企不分第36-37页
        4.1.3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37页
        4.1.4 投融资体制不完善第37页
        4.1.5 财力不足,转型困难重重第37-38页
        4.1.6 生态环境代价巨大第38页
        4.1.7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第38-39页
    4.2 新泰市转型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第39-40页
        4.2.1 发展观念僵化第39页
        4.2.2 体制改革落后第39-40页
        4.2.3 政府运行机制不健全第40页
        4.2.4 地方经济发展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政府经济职能优化的对策建议第41-49页
    5.1 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第41-42页
        5.1.1 市场秩序监督者第41页
        5.1.2 公共物品供给者第41-42页
        5.1.3 经济政策制定者第42页
    5.2 加强法制建设第42-43页
        5.2.1 加强法制建设,落实法律制度第42-43页
        5.2.2 建设法治型政府第43页
    5.3 推动税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第43-44页
        5.3.1 深化地方税制改革第43-44页
        5.3.2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44页
    5.4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44-46页
        5.4.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第44-45页
        5.4.2 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第45-46页
    5.5 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第46-47页
        5.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46页
        5.5.2 解决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第46-47页
    5.6 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第47-48页
        5.6.1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第47页
        5.6.2 发展循环经济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学生英语介词习得的具身分析
下一篇: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