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英语介词习得的具身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英语介词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介词 | 第11-12页 |
2.1.1 介词的类别 | 第11页 |
2.1.2 介词的功能 | 第11页 |
2.1.3 介词的意义 | 第11-12页 |
2.2 英语介词的多角度研究 | 第12-14页 |
2.2.1 结构与功能主义 | 第12-13页 |
2.2.2 认知语言学 | 第13-14页 |
2.3 英语介词误用类型 | 第14页 |
2.3.1 六类法 | 第14页 |
2.3.2 五类法 | 第14页 |
2.3.3 四类法 | 第14页 |
2.4 英语介词错误的范式研究 | 第14-18页 |
2.4.1 语料库研究 | 第14-16页 |
2.4.2 文本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3.1 错误分析理论 | 第18-20页 |
3.1.1 错误 | 第18-19页 |
3.1.2 错误分析理论的意义 | 第19-20页 |
3.1.3 错误分析模式 | 第20页 |
3.2 具身认知理论 | 第20-24页 |
3.2.1 具身的内涵 | 第21页 |
3.2.2 具身认知的主要观点 | 第21-24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4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4.4 研究过程 | 第24-26页 |
4.4.1 问卷调查 | 第24-25页 |
4.4.2 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6-38页 |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5.2 作文文本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5.3 高中学生英语介词错误的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5.3.1 具身认知缺失 | 第33-34页 |
5.3.2 母语经验干扰 | 第34页 |
5.3.3 非语言的干扰 | 第34页 |
5.4 英语介词的具身教学策略 | 第34-38页 |
5.4.1 感性还原与本体体验 | 第35页 |
5.4.2 意象图式的体验构建 | 第35-36页 |
5.4.3 意义构建的情境交互 | 第36-37页 |
5.4.4 知识技能情感的统一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39页 |
6.1 主要发现 | 第3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一 | 第42-43页 |
附录二 | 第43-45页 |
附录三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