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9-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4页 |
1.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1.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1.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1.3.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1.3.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1.3.3 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14-15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过程拟采用的方法 | 第16-17页 |
1.3.3 现有的研究条件和基础 | 第17页 |
1.4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智能制造:适应可持续性要求的制造业发展趋势 | 第18-28页 |
2.1 “第三次工业革命”构想及其局限性 | 第18-22页 |
2.1.1 “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的工业革命模型 | 第18-19页 |
2.1.2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 第19-20页 |
2.1.2.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9页 |
2.1.2.2 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2.3 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 第20页 |
2.1.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局限性 | 第20-22页 |
2.1.3.1 绿色有余而智能不足 | 第20-21页 |
2.1.3.2 能源来源转变无法直接引起生产方式转变 | 第21页 |
2.1.3.3 对资源结构的绿色化调整关注太少 | 第21-22页 |
2.2 “工业4.0”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22-24页 |
2.2.1 工业4.0的核心: “智能化+互联网” | 第22-23页 |
2.2.2 “智能生产”: “工业4.0”的主要载体 | 第23-24页 |
2.2.2.1 智能生产: 智能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 第23页 |
2.2.2.2 人机一体化: 智能生产的新特点 | 第23页 |
2.2.2.3 生态效益: 智能生产的生态化 | 第23-24页 |
2.2.3 “工业4.0”战略的局限性 | 第24页 |
2.2.3.1 智能发展有余而生态关注不足 | 第24页 |
2.2.3.2 对能源革命的关注不足 | 第24页 |
2.3 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方向 | 第24-28页 |
2.3.1 “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转型的发展要求 | 第25-26页 |
2.3.1.1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25-26页 |
2.3.1.2 我国制造业亟须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 第26页 |
2.3.2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必经之路 | 第26-28页 |
2.3.2.1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 | 第26-27页 |
2.3.2.2 智能制造的发展愿景 | 第27页 |
2.3.2.3 绿色发展: 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绿色智造: 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整体融合 | 第28-35页 |
3.1 绿色智造的内涵 | 第28-30页 |
3.1.1 绿色智造是绿色化与智能化的有机统一 | 第28-29页 |
3.1.2 绿色智造符合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要求 | 第29-30页 |
3.2 绿色智造促进制造技术向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升级 | 第30-31页 |
3.2.1 绿色技术推动智能制造的生态化发展 | 第30页 |
3.2.2 技术升级支撑绿色智造体系的建设 | 第30-31页 |
3.3 绿色智造倒逼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管理 | 第31页 |
3.4 绿色智造促进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重新调整 | 第31-35页 |
3.4.1 亟待调整的资源能源利用模式 | 第32-33页 |
3.4.2 绿色智造要求大力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率 | 第33页 |
3.4.3 能源与资源结构的调整促进绿色智造体系的完善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绿色智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 第35-40页 |
4.1 绿色智造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 第35-37页 |
4.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 第35-36页 |
4.1.2 绿色智造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需要 | 第36-37页 |
4.2 绿色智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 第37-38页 |
4.2.1 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促进生态文明新发展 | 第37-38页 |
4.2.2 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智造提供支持 | 第38页 |
4.3 绿色智造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第38-40页 |
4.3.1 绿色智造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 第39页 |
4.3.2 绿色智造有利于制造业生产管理环保意识的提高 | 第39页 |
4.3.3 绿色智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全面深化绿色智造的对策分析 | 第40-46页 |
5.1 全面提升绿色智造水平 | 第40-42页 |
5.1.1 提高绿色智能科技的研发水平 | 第40-41页 |
5.1.2 加强与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交流 | 第41页 |
5.1.3 加强绿色智能科技的应用实践与推广 | 第41-42页 |
5.2 广泛树立绿色智能理念 | 第42-43页 |
5.2.1 建设绿色智造示范区 | 第43页 |
5.2.2 开展绿色智造宣传和教育 | 第43页 |
5.3 完善绿色智造管理制度 | 第43-46页 |
5.3.1 绿色智造流程的管理 | 第43-44页 |
5.3.2 深化绿色智造管理机制 | 第44页 |
5.3.3 绿色智造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