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21页 |
1.2.1 广域测量系统和态势感知技术发展 | 第13-15页 |
1.2.2 机电振荡机理讨论与机电振荡模式演化机理思路 | 第15-17页 |
1.2.3 机电振荡分析方法的现状与讨论 | 第17-20页 |
1.2.3.1 基于模型的离线机电振荡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1.2.3.2 基于量测的机电振荡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1.2.4 机电振荡的控制措施现状与讨论 | 第20-21页 |
1.2.4.1 基于一次系统的抑制措施 | 第20页 |
1.2.4.2 基于二次系统的抑制措施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互联电网机电振荡分析与控制的基础理论 | 第24-37页 |
2.1 基于特征值的机电振荡分析基础理论 | 第24-29页 |
2.1.1 电力系统状态方程 | 第24-25页 |
2.1.2 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 第25-26页 |
2.1.3 状态变量的解耦 | 第26-27页 |
2.1.4 振型、参与因子以及可控性和可观性 | 第27-29页 |
2.2 基于pss的机电振荡控制基础理论 | 第29-37页 |
2.2.1 pss抑制机电振荡的机理 | 第29-31页 |
2.2.1.1 发电机励磁系统对机电振荡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1.2 pss抑制机电振荡的原理 | 第31页 |
2.2.2 pss设计 | 第31-37页 |
2.2.2.1 pss安装地点的选择 | 第33-34页 |
2.2.2.2 pss参数整定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机电振荡相对局域性指标及其适应性 | 第37-48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依靠频率判断模式区域或局部属性的不足 | 第38-39页 |
3.3 模式局域性的量化与指标改进 | 第39-41页 |
3.3.1 模式局域性的量化 | 第39页 |
3.3.2 传统的相对局域性指标设计 | 第39-40页 |
3.3.3 改进的相对局域性指标 | 第40-41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41-47页 |
3.4.1 算例1:ieee50机145母线系统 | 第41-45页 |
3.4.2 算例2:kundur4机11母线系统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机电振荡模式属性和机组参与特性量化分析 | 第48-5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不同系统边界条件下局域性指标计算及特性分析 | 第48-52页 |
4.2.1 局域性指标有效性的验证 | 第50页 |
4.2.2 基于lidx的模式演化分析 | 第50页 |
4.2.3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局部模式特性变化分析 | 第50页 |
4.2.4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区域模式特性变化分析 | 第50-52页 |
4.3 联络线潮流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旋转备用容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发电机同调性辨识及预防控制研究 | 第56-76页 |
5.1 引言 | 第56-58页 |
5.2 同调发电机群辨识和预防控制策略 | 第58-66页 |
5.2.1 基于慢模式的同调机群辨识方法 | 第58-60页 |
5.2.2 基于时域响应的同调机群辨识方法 | 第60-62页 |
5.2.2.1 电力系统摇摆方程 | 第61页 |
5.2.2.2 严格的同调机群 | 第61-62页 |
5.2.2.3 同调机群判据取值讨论 | 第62页 |
5.2.3 一种基于发电机同调辨识的发电机再调度方法 | 第62-66页 |
5.2.3.1 转子角惯性中心 | 第62-63页 |
5.2.3.2 转子轨迹指标 | 第63页 |
5.2.3.3 一种同调发电机群划分方法 | 第63-64页 |
5.2.3.4 一种发电再调度预防控制策略 | 第64-66页 |
5.3 基于模型相对局域性指标lidx的发电机同调性辨识算例研究 | 第66-70页 |
5.4 基于量测的发电机同调性辨识和预防控制算例研究 | 第70-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基于主导区间振荡路径的pss与wadc配置及影响研究 | 第76-92页 |
6.1 引言 | 第76-77页 |
6.2 基础理论 | 第77-79页 |
6.2.1 电力系统的线性模型 | 第77页 |
6.2.2 网络变量的灵敏度 | 第77-78页 |
6.2.3 网络变量的振型 | 第78-79页 |
6.2.4 主导区间振荡路径的性质 | 第79页 |
6.3 主导区间振荡路径识别方法 | 第79-82页 |
6.3.1 基于模型的区间路径识别方法 | 第79-81页 |
6.3.2 基于量测的区间路径识别方法 | 第81-82页 |
6.4 算例分析 | 第82-91页 |
6.4.1 主导区间路径的确定 | 第83页 |
6.4.2 本地信号pss配置与参数整定 | 第83-85页 |
6.4.3 本地信号pss配置对区间模式的影响 | 第85-88页 |
6.4.4 广域阻尼控制(wadc)对于区间模式的影响 | 第88-91页 |
6.4.4.1 wadc的输入信号和布点的选择 | 第90页 |
6.4.4.2 wadc布点的影响和分析 | 第90-9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5页 |
7.1 结论 | 第92-93页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5页 |
附表a ieee50机145母线系统的发电机主要参数 | 第105-107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