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资助 | 第3-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1 石漠化与石漠化生态治理问题 | 第16-19页 |
1.1 石漠化 | 第16-17页 |
1.2 石漠化问题及其社会关注 | 第17-18页 |
1.3 石漠化治理成效与生态治理问题 | 第18-19页 |
2 石漠化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9-23页 |
2.1 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结构 | 第19页 |
2.2 石漠化环境土壤与生物群落结构关系 | 第19-20页 |
2.3 石漠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 石漠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1-22页 |
2.5 石漠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3 石漠化对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 第23-26页 |
3.1 生物群落功能 | 第23-24页 |
3.2 石漠化对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 第24-26页 |
4 环境变化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6-31页 |
4.1 土壤螨类及其群落结构 | 第26-27页 |
4.2 环境变化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7-30页 |
4.3 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 第30-31页 |
4.4 石漠化环境的土壤螨类群落结构 | 第31页 |
5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5.1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5.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33-42页 |
1 研究区 | 第33-37页 |
1.1 自然概况 | 第33-35页 |
1.2 石漠化状况 | 第35-36页 |
1.3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的植被配置 | 第36-37页 |
2 采样与测试 | 第37-39页 |
2.1 采样点布设 | 第37-38页 |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38-39页 |
2.3 螨类标本的分离与鉴定 | 第39页 |
3 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分析 | 第39页 |
4 群落相似性jaccard系数分析 | 第39-40页 |
5 中气门捕食性螨类成熟度指数(mi)分析 | 第40页 |
6 甲螨生态类群mgp分析 | 第40-41页 |
7 不同生境科、属差异分析 | 第41页 |
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土壤螨类组成与分布 | 第42-66页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 | 第43-49页 |
1.1 无石漠化 | 第43-46页 |
1.2 潜在石漠化 | 第46-47页 |
1.3 轻度石漠化 | 第47页 |
1.4 中度石漠化 | 第47-48页 |
1.5 强度石漠化 | 第48页 |
1.6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组成特点 | 第48-49页 |
2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 | 第49-54页 |
2.1 核桃-草地 | 第49-50页 |
2.2 核桃-刺梨-草地 | 第50-53页 |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组成特点 | 第53-54页 |
3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组成 | 第54-56页 |
3.1 潜在石漠化治理 | 第54页 |
3.2 轻度石漠化治理 | 第54页 |
3.3 强度石漠化治理 | 第54-56页 |
3.4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组成特点 | 第56页 |
4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对比 | 第56-61页 |
4.1 潜在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56-57页 |
4.2 轻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57-59页 |
4.3 中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59-60页 |
4.4 强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60-61页 |
4.5 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组成特点 | 第61页 |
5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对比 | 第61-63页 |
5.1 核桃-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61-62页 |
5.2 核桃-刺梨-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62-63页 |
6 小结 | 第63-66页 |
第四章 群落多样性 | 第66-76页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 第66-69页 |
1.1 无石漠化 | 第66-67页 |
1.2 潜在石漠化 | 第67页 |
1.3 轻度石漠化 | 第67页 |
1.4 中度石漠化 | 第67页 |
1.5 强度石漠化 | 第67-69页 |
1.6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点 | 第69页 |
2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螨类的群落多样性 | 第69-70页 |
2.1 核桃-草地 | 第69页 |
2.2 核桃-刺梨-草地 | 第69页 |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点 | 第69-70页 |
3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 第70-72页 |
3.1 潜在石漠化治理 | 第70页 |
3.2 轻度石漠化治理 | 第70-71页 |
3.3 强度石漠化治理 | 第71页 |
3.4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点 | 第71-72页 |
4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对比 | 第72-73页 |
4.1 潜在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72页 |
4.2 轻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72页 |
4.3 中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72页 |
4.4 强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72页 |
4.5 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点 | 第72-73页 |
5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对比 | 第73-74页 |
5.1 核桃-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73-74页 |
5.2 核桃-刺梨-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74页 |
6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群落相似性 | 第76-87页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 第76-80页 |
1.1 潜在石漠化与无石漠化 | 第76页 |
1.2 轻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 | 第76-77页 |
1.3 中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 | 第77页 |
1.4 强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 | 第77页 |
1.5 不同等级石漠化与无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77页 |
1.6 潜在石漠化与轻度石漠化 | 第77页 |
1.7 潜在石漠化与中度石漠化 | 第77-79页 |
1.8 潜在石漠化与强度石漠化 | 第79页 |
1.9 轻度石漠化与中度石漠化 | 第79页 |
1.10 轻度石漠化与强度石漠化 | 第79页 |
1.11 中度石漠化与强石漠化 | 第79页 |
1.12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之间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79-80页 |
2 不同治理模式之间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 第80-81页 |
2.1 核桃-草地与核桃-刺梨-草地 | 第80页 |
2.2 不同治理模式之间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80-81页 |
3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 第81-82页 |
3.1 潜在、轻度与强度石漠化治理 | 第81页 |
3.2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81-82页 |
4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 第82-84页 |
4.1 核桃-草地与潜在石漠化 | 第82页 |
4.2 核桃-草地与轻度石漠化 | 第82页 |
4.3 核桃-刺梨-草地与中度石漠化 | 第82页 |
4.4 核桃-草地与强度石漠化 | 第82页 |
4.5 石漠化治理前后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82-84页 |
5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 第84-85页 |
5.1 核桃-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84页 |
5.2 核桃-刺梨-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84页 |
5.3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特点 | 第84-85页 |
6 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 | 第87-93页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 | 第87-89页 |
1.1 无石漠化 | 第87-88页 |
1.2 潜在石漠化 | 第88页 |
1.3 轻度石漠化 | 第88-89页 |
1.4 中度石漠化 | 第89页 |
1.5 强度石漠化 | 第89页 |
1.6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捕食性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89页 |
2 不同治理模式下捕食性螨群落结构 | 第89-90页 |
2.1 核桃-草地 | 第89页 |
2.2 核桃-刺梨-草地 | 第89-90页 |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捕食性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0页 |
3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捕食性螨群落结构 | 第90页 |
3.1 潜在石漠化治理 | 第90页 |
3.2 轻度石漠化治理 | 第90页 |
3.3 强度石漠化治理 | 第90页 |
3.4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捕食性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0页 |
4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前后捕食性螨群落结构对比 | 第90-91页 |
4.1 潜在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0页 |
4.2 轻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0-91页 |
4.3 中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1页 |
4.4 强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1页 |
4.5 治理前后捕食性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1页 |
5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对比 | 第91-92页 |
5.1 核桃-草地与无石漠化对比 | 第91页 |
5.2 核桃-刺梨-草地与无石漠化对比 | 第91-92页 |
5.3 两种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特点 | 第92页 |
6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甲螨群落结构 | 第93-101页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甲螨群落结构 | 第93-96页 |
1.1 无石漠化 | 第93-95页 |
1.2 潜在石漠化 | 第95页 |
1.3 轻度石漠化 | 第95页 |
1.4 中度石漠化 | 第95页 |
1.5 强度石漠化 | 第95-96页 |
1.6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甲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6页 |
2 不同治理模式下甲螨群落结构 | 第96-97页 |
2.1 核桃-草地 | 第96页 |
2.2 核桃-刺梨-草地 | 第96-97页 |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甲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7页 |
3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甲螨群落结构 | 第97-98页 |
3.1 潜在石漠化治理 | 第97页 |
3.2 轻度石漠化治理 | 第97页 |
3.3 强度石漠化治理 | 第97-98页 |
3.4 三种等级石漠化在核桃-草地治理模式下的甲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8页 |
4 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前后甲螨群落结构对比 | 第98-99页 |
4.1 潜在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8页 |
4.2 轻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8页 |
4.3 中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8页 |
4.4 强度石漠化治理前后 | 第98-99页 |
4.5 治理前后甲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9页 |
5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甲螨群落结构对比 | 第99-100页 |
5.1 核桃-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99页 |
5.2 核桃-刺梨-草地与无石漠化 | 第99页 |
5.3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环境甲螨群落结构特点 | 第99-100页 |
核桃-草地模式治理丰富了甲螨的生态类型,有利益土壤甲螨多样性的恢复 | 第99页 |
核桃-刺梨-草地模式的治理,在个体数量上对大孔低等甲螨和有翅背孔甲螨的恢复有利 | 第99-100页 |
6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八章 土壤螨类科属动态 | 第101-109页 |
1 科组成的变化 | 第101-103页 |
1.1 无石漠化向石漠化 | 第101-102页 |
1.2 石漠化向不同治理模式 | 第102-103页 |
1.3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的差异 | 第103页 |
2 属组成的变化 | 第103-106页 |
2.1 无石漠化向石漠化 | 第103-105页 |
2.2 石漠化向不同治理模式 | 第105页 |
2.3 不同治理模式与无石漠化的差异 | 第105-106页 |
3 优势科、属的变化 | 第106-107页 |
4 土壤螨类对喀斯特环境的指示 | 第107页 |
5 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1 主要结论和讨论 | 第109-110页 |
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3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6页 |
附录 | 第126-127页 |
附表 | 第127-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