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泰国苗人研究--以生计方式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20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6页
    四、研究方法与词汇界定第16-18页
    五、田野点概况:山脊上的竹林村第18-20页
第一章 远山的来客:山林深处的刀耕火种第20-42页
    第一节 苗人迁入东南亚的历程第20-25页
        一、纵向的位移:从中国到越南第21-24页
        二、横向的离散:从越南到老挝、泰国第24-25页
    第二节 泰国苗人的历史由来及基本情况第25-35页
        一、泰国苗人的由来第25-27页
        二、泰国苗人的人口及其分布第27-32页
        三、迁徙之因由第32-35页
    第三节 泰国苗人的传统生计方式第35-41页
        一、隐藏在山岭中的“自由苗人”第35-37页
        二、苦难的求稳之路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二章 “落后”者的生计选择:鸦片经济第42-57页
    第一节 英法殖民殖民时期的生计转折第42-51页
        一、英法殖民时期的东南亚鸦片生产与贸易第42-44页
        二、泰国政府对于鸦片种植的暧昧态度第44-46页
        三、中英之间的鸦片贸易与中国的鸦片市场第46-51页
    第二节 鸦片经济给泰国苗人带来的甜蜜与悲哀第51-56页
        一、鸦片带来的短暂甜蜜第51-54页
        二、鸦片带来的悲哀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禁毒与开发:走向新生的苗人第57-76页
    第一节 禁毒运动下苗人的不适与恐慌第57-62页
        一、政府强力主导下的禁毒运动第57-60页
        二、禁毒给苗人带来的生存困境第60-62页
    第二节 泰国政府的山区发展计划与苗人适应问题第62-69页
        一、国家为开发山区所采取的行动第62-65页
        二、替代种植计划中的苗人生境问题第65-69页
    第三节 鲜花盛开的山头——新经济的成功第69-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下山进城与上山种地:泰国年轻苗人的生计选择第76-87页
    第一节 走出去:接受泰文教育、融入泰国社会第76-81页
        一、文化教育带来的转变第76-79页
        二、南下平原、融入城市第79-81页
    第二节 回到山上:文化上的自由精神第81-85页
        一、城市生活的困境第81-84页
        二、“追求山上那自由的精神”第84-85页
    小结:二元选择中的生活观与家庭观第85-87页
结论第87-93页
    一、泰国苗人生计方式的规律总结第87-89页
    二、泰国民族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民族发展的启示第89-91页
    三、泰国苗人研究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致谢第98-100页
附录第100-101页
图版第101-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黔中苗族“乌牛祭祖”性别研究--以惠水县板长寨为例
下一篇:实习生劳动者身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