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不同频率电源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CVOCs的工艺特性与机理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说明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概述第15-18页
        1.1.1 VOCs的定义第15-16页
        1.1.2 VOCs的来源与危害第16-18页
    1.2 目标污染物的简介第18-20页
        1.2.1 氯苯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危害第18-19页
        1.2.2 二氯乙烷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危害第19-20页
    1.3 VOCs的污染控制技术方法第20-23页
        1.3.1 物理处理技术第20-21页
        1.3.2 化学处理技术第21-23页
    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第23-27页
        1.4.1 等离子体技术降解VOCs的机理第23-24页
        1.4.2 低温等离子体的类型第24-25页
        1.4.3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第25-27页
    1.5 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参量的影响第27-30页
        1.5.1 介质阻挡放电的等效电路及频率对电容的影响第27-28页
        1.5.2 频率对放电时间的影响第28-29页
        1.5.3 频率对放电电流的影响第29-30页
        1.5.4 频率对传输电荷量的影响第30页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第30-33页
        1.6.1 课题研究意义第30-31页
        1.6.2 课题研究内容第31-32页
        1.6.3 课题创新之处第32页
        1.6.4 课题来源第32-3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3-43页
    2.1 实验材料第33-38页
        2.1.1 实验药品第33-34页
        2.1.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2.1.3 实验装置第35-38页
    2.2 实验分析方法第38-42页
        2.2.1 工艺参数的测定第38-40页
        2.2.2 尾气测定分析方法第40-42页
    2.3 计算方法第42-43页
第三章 不同频率电源的低温等离子体对CVOCs的降解工艺参数研究第43-60页
    3.1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CVOCs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第43-45页
        3.1.1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二氯乙烷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第43-44页
        3.1.2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氯苯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第44-45页
    3.2 初始浓度对CVOCs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5-48页
        3.2.1 初始浓度对二氯乙烷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3.2.2 初始浓度对氯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页
    3.3 停留时间对CVOCs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53页
        3.3.1 停留时间对二氯乙烷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51页
        3.3.2 停留时间对氯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1-53页
    3.4 SIE对CVOCs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3-55页
        3.4.1 SIE对二氯乙烷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3.4.2 SIE对氯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3.5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CVOCs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第55-58页
        3.5.1 一级动力学化学反应模型分析第56-57页
        3.5.2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二氯乙烷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第57-58页
        3.5.3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氯苯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第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不同频率电源的低温等离子体对CVOCs的降解产物研究第60-78页
    4.1 CO_2的生成量及选择性分析第60-63页
        4.1.1 二氯乙烷降解产物中CO2的生成量及选择性分析第60-61页
        4.1.2 氯苯降解产物中CO2的生成量及选择性第61-63页
    4.2 O_3的生成量及选择性分析第63-65页
        4.2.1 二氯乙烷降解产物中O3的生成量分析第63-64页
        4.2.2 氯苯降解产物中O3的生成量第64-65页
    4.3 降解产物的水溶性分析第65-67页
        4.3.1 二氯乙烷产物的水溶性分析第65-66页
        4.3.2 氯苯降解产物的水溶性第66-67页
    4.4 降解产物的Cl~-分析第67-69页
        4.4.1 二氯乙烷降解产物中Cl~-浓度分析第67-68页
        4.4.2 氯苯降解产物中Cl~-的浓度第68-69页
    4.5 降解产物的机理分析第69-76页
        4.5.1 二氯乙烷的降解机理分析第69-72页
        4.5.2 氯苯的降解机理分析第72-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不同频率电源的低温等离子体对混合CVOCs气体降解的特性及产物研究第78-91页
    5.1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混合CVOCs气体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第78-79页
    5.2 工艺参数对混合CVOCs气体降解效果的影响第79-84页
        5.2.1 进气浓度对混合CVOCs气体降解效果的影响第79-81页
        5.2.2 停留时间对混合CVOCs气体降解效果的影响第81-83页
        5.2.3 SIE对混合气体降解效果的影响第83-84页
    5.3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混合CVOCs气体的产物分析第84-88页
        5.3.1 CO_2的生成量及选择性第84-85页
        5.3.2 O_3的生成量第85-86页
        5.3.3 产物的水溶性第86-87页
        5.3.4 Cl~-的浓度第87-88页
    5.4 混合CVOCs气体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第88-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91-94页
    6.1 主要结论第91-92页
    6.2 建议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页
    1.作者简历第104页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业碳汇项目综合绩效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体催化/生物滴滤耦合降解含氯VOCs的工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