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碳汇 | 第12页 |
1.2.2 林业碳汇 | 第12页 |
1.2.3 森林碳汇 | 第12-13页 |
1.2.4 碳汇林业 | 第13页 |
1.2.5 林业碳汇项目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18页 |
1.3.1 国内外对林业碳汇评价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1.1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1.3.1.2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外对林业碳汇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2.1 国外研究 | 第16-17页 |
1.3.2.2 国内研究 | 第17-18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8-2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5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1.4.6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1 协同理论 | 第22页 |
2.2 生态价值理论 | 第22页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2.4 林业碳汇理论 | 第23页 |
3. 林业碳汇项目建设进展 | 第23-26页 |
3.1 国内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概况 | 第23-25页 |
3.2 四川省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概况 | 第25-26页 |
4. 林业碳汇项目综合绩效分析框架 | 第26-32页 |
4.1 指标筛选原则 | 第26-27页 |
4.2 林业碳汇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 | 第27-30页 |
4.2.1 评价维度 | 第28页 |
4.2.2 指标解析 | 第28-30页 |
4.3 林业碳汇项目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4.3.1 评价维度 | 第30-31页 |
4.3.2 指标选择 | 第31-32页 |
5. 四川省CDM林业碳汇项目绩效分析 | 第32-42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5.2 四川省CDM林业碳汇项目绩效评价 | 第33-39页 |
5.2.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33页 |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绩效评价 | 第33-39页 |
5.2.2.1 可行性检验 | 第33-34页 |
5.2.2.2 评价过程 | 第34-36页 |
5.2.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5.3 四川省CDM林业碳汇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5.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39-40页 |
5.3.2 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2页 |
5.3.2.1 生态效益层面的分析 | 第40-41页 |
5.3.2.2 社会效益层面的分析 | 第41页 |
5.3.2.3 经济效益层面的分析 | 第41-42页 |
5.3.2.4 综合绩效层面的分析 | 第4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2-46页 |
6.1 结论 | 第42-43页 |
6.1.1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占比差异显著 | 第42页 |
6.1.2 不同项目绩效差异显著 | 第42-43页 |
6.1.3 同一项目不同实施区域差异显著 | 第43页 |
6.1.4 项目发展受到项目实施区域特征以及项目特征影响显著 | 第43页 |
6.1.5 各因素对绩效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 第43页 |
6.2 建议 | 第43-45页 |
6.2.1 从项目区域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建立倾斜的政府扶持政策 | 第43-44页 |
6.2.2 加强项目优先发展区域和贫困区域的集合 | 第44页 |
6.2.3 平衡三类效益权重,强化协同发展 | 第44页 |
6.2.4 加强项目建设的区域适应性 | 第44-45页 |
6.2.5 建立合理、清晰的碳汇产权制度 | 第45页 |
6.3 后续研究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录Ⅰ: 调查问卷 | 第56-66页 |
问卷1 | 第56-61页 |
问卷2 | 第61-63页 |
问卷3 | 第63-65页 |
问卷4 | 第65-66页 |
附录Ⅱ: 绩效评价原始数据 | 第66-67页 |
附录Ⅲ: 影响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课题参与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