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家族民歌衬词、衬腔在演唱中的表现功能--以《山里的女人喊太阳》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土家族民歌 | 第12-18页 |
2.1 土家族地域分布及民歌渊源 | 第12-13页 |
2.2 土家族民歌特点 | 第13-15页 |
2.2.1 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 | 第13-14页 |
2.2.2 重庆土家族民歌特点 | 第14页 |
2.2.3 湖北土家族民歌特点 | 第14-15页 |
2.3 土家族民歌中的衬词衬腔 | 第15-18页 |
2.3.1 衬词衬腔的功能特点 | 第16页 |
2.3.2 衬词衬腔的体裁风格 | 第16页 |
2.3.3 衬词衬腔的文学意义 | 第16-18页 |
3 土家族民歌《山里的女人喊太阳》 | 第18-23页 |
3.1 作品创作理念 | 第18-19页 |
3.2 音乐风格体现 | 第19-20页 |
3.2.1 延伸词曲,升华塑造形象 | 第19页 |
3.2.2 民歌地域风格的突显 | 第19-20页 |
3.3 音乐结构延伸体现 | 第20-23页 |
3.3.1 启示引入 | 第20页 |
3.3.2 加衬扩充 | 第20-21页 |
3.3.3 过渡连接 | 第21页 |
3.3.4 加强收束 | 第21-23页 |
4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演唱中实践运用 | 第23-27页 |
4.1 演唱中技巧的运用 | 第23-25页 |
4.1.1 甩腔的运用 | 第23页 |
4.1.2 滑音的运用 | 第23-24页 |
4.1.3 倚音的运用 | 第24-25页 |
4.2 演唱中衬词衬腔的运用 | 第25-27页 |
4.2.1 曲首衬词衬腔的运用 | 第25页 |
4.2.2 曲间衬词衬腔的运用 | 第25-26页 |
4.2.3 曲尾衬词衬腔的运用 | 第26-27页 |
5 结语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