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光伏行业高氮废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工程设计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1 区域概况第15页
        1.1.2 项目概况第15-16页
    1.2 课题研究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6-19页
        1.2.1 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9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改造工程的现状分析研究第22-33页
    2.1 白荡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第22-25页
        2.1.1 白荡污水处理厂现状构筑物第22-23页
        2.1.2 白荡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第23页
        2.1.3 白荡污水处理厂现状运行水量及水质第23-25页
        2.1.4 白荡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评价第25页
    2.2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运行现状第25-27页
        2.2.1 某电脑公司水量排放情况第25-26页
        2.2.2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第26页
        2.2.3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现状构筑物汇总第26-27页
        2.2.4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现状运行水量及水质第27页
        2.2.5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现状分析第27页
    2.3 阿斯特稀氮废水处理及排放现状第27-30页
        2.3.1 阿特斯稀氮含氟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第28-30页
        2.3.2 稀氮含氟废水处理设施现状运行水量及水质第30页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沿第30-33页
        2.4.1 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第30-31页
        2.4.2 工艺填料选择第31-32页
        2.4.3 外加碳源方案第32-33页
第3章 改造工程的工艺设计研究第33-60页
    3.1 总体设计原则第33页
    3.2 工程规模及内容研究第33-35页
        3.2.1 核算满足氮磷平衡最低的进水量第34页
        3.2.2 核算满足工艺运行要求的最低进水量第34页
        3.2.3 潜在客户筛选第34-35页
    3.3 污水进、出水水质论证第35-40页
        3.3.1 污水进水水质第35-36页
        3.3.2 设计出水水质第36页
        3.3.3 中水回用水质要求第36-37页
        3.3.4 污水可生化性分析第37-38页
        3.3.5 污水进水指标分析第38-40页
    3.4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改造工艺方案研究第40-51页
        3.4.1 主要的目标及思路第40页
        3.4.2 方案选择的原则第40页
        3.4.3 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改造工艺方案第40-43页
        3.4.4 工艺填料选择第43-46页
        3.4.5 外加碳源方案第46-48页
        3.4.6 含铜预处理设施改造工艺流程的确定第48-51页
    3.5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研究第51-52页
        3.5.1 管径计算第51页
        3.5.2 管材选择第51-52页
    3.6 含铜废水设施除铜影响性论证第52-54页
        3.6.1 含铜预处理设施工艺原理第52-53页
        3.6.2 含铜预处理脱氮主要改造内容第53页
        3.6.3 影响论证第53-54页
    3.7 本工程实施对白荡污水厂进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第54-55页
        3.7.1 白荡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及实际进水水质第54页
        3.7.2 本工程对现有生化池运行的影响第54-55页
    3.8 区域总氮平衡途径的可靠性第55-57页
        3.8.1 总量平衡途径第55-56页
        3.8.2 氮平衡说明第56页
        3.8.3 根据实际水量和允许浓度进行总量平衡第56-57页
    3.9 水质水量不稳定时的应对措施第57-58页
    3.10 小试简介第58-60页
        3.10.1 小试处理水量第58页
        3.10.2 小试进水水质第58-59页
        3.10.3 小试工艺流程第59页
        3.10.4 小试实验步骤第59页
        3.10.5 小试结论第59-60页
第4章 改造工程的工程设计研究第60-83页
    4.1 设计概况第60-61页
        4.1.1 设计基础参数第60页
        4.1.2 已建构筑物概况第60页
        4.1.3 本次工程设计内容第60-61页
    4.2 设计研究依据第61-62页
        4.2.1 有关政策文件第61页
        4.2.2 法律法规第61页
        4.2.3 总体规划资料第61-62页
        4.2.4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第62页
    4.3 含铜预处理设施改造工程设计第62-67页
        4.3.1 组合池改造设计第62-65页
        4.3.2 乙酸钠储存池(新建)第65-66页
        4.3.3 乙酸钠投加系统(新建)第66-67页
    4.4 污水再生回用设计第67-73页
        4.4.1 中水回用池(新建)第67页
        4.4.2 加药间第67页
        4.4.3 次氯酸钠储存、投加设备(新建)第67-70页
        4.4.4 管网布置方案第70页
        4.4.5 过河及过路方式的比较第70页
        4.4.6 管道配套设施第70-71页
        4.4.7 施工工艺第71-73页
        4.4.8 管道工程材料表第73页
    4.5 总图设计第73-76页
        4.5.1 污水处理厂厂址第73页
        4.5.2 总图布置原则第73-74页
        4.5.3 总平面布置第74页
        4.5.4 竖向设计第74页
        4.5.5 高程设计第74页
        4.5.6 厂区管线第74页
        4.5.7 厂区道路第74页
        4.5.8 厂区绿化第74-76页
    4.6 主要工艺设备材料表第76-77页
        4.6.1 工艺设备选型第76页
        4.6.2 主要设备材料表第76-77页
    4.7 工程投资估算第77-83页
        4.7.1 编制依据第77页
        4.7.2 材料、设备价格第77页
        4.7.3 其它工程费用第77-78页
        4.7.4 工程预备费第78页
        4.7.5 工程投资估算表第78-83页
第5章 设计研究效果第83-86页
    5.1 项目建设概况第83页
    5.2 工艺调试和试运行结果第83-85页
    5.3 项目效益第85-86页
        5.3.1 环境效益第85页
        5.3.2 社会效益第85页
        5.3.3 经济效益第85-86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6-88页
    6.1 研究结论第86-87页
    6.2 建议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历第92页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