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同时镇定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 1.2 非线性系统同时镇定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1.3 相关理论 | 第9-10页 |
| 1.3.1 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理论 | 第9-10页 |
| 1.3.2 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 | 第10页 |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 1.5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一族带有不确定参数的非线性系统同时镇定 | 第12-20页 |
| 2.1 系统的描述和预备知识 | 第12页 |
| 2.2 主要结果 | 第12-17页 |
| 2.3 仿真实例 | 第17-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一族带有不确定参数的单输入非线性时滞系统同时镇定 | 第20-34页 |
| 3.1 系统的描述和预备知识 | 第20页 |
| 3.2 主要结果 | 第20-21页 |
| 3.3 同时镇定控制器设计的第一种方法 | 第21-27页 |
| 3.3.1 仿真实例 | 第23-27页 |
| 3.4 同时镇定的控制器设计的第二种方法 | 第27-33页 |
| 3.4.1 第二种方法仿真实例 | 第29-3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一族带有不确定参数的多输入非线性时滞系统同时镇定 | 第34-46页 |
| 4.1 系统的描述和预备知识 | 第34页 |
| 4.2 主要结果 | 第34-38页 |
| 4.3 仿真实例 | 第38-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6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4页 |